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
于 铭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影响了各行各业,新闻传媒业也不例外。当下,全球新闻业在应对大数据时代发展变革中产生了新的发展趋势和领域——数据新闻。中国新闻业也开始了对数据新闻的探索,并发布了数则优秀作品。本文以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发布的数据新闻作品为例,简单分析其数据新闻报道可视化呈现的特点。
【期刊名称】新闻研究导刊 【年(卷),期】2016(006)005 【总页数】2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新闻;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
当很多人还沉浸在信息时代时,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已然到来。大数据时代不仅意味着信息或数据量的巨大,还意味着对于数据的处理、分析、分享、挖掘等能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数据的交换与相互利用也变得十分频繁。[1]大数据时代显著的特征之一即数据规模的爆炸性增长,这些海量的信息数据来源多样,包括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采集并公布的数据,用户使用各类媒体平台产生的数据,移动终端上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物联网上的各种状态数据等。这些随时随地都在生成的海量信息汇聚成可观的数据洪流。
最初,对于“大数据”的关注与运用主要集中在IT行业、市场营销、公共健康等领域。大数据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的大,而在于它的全——空间维度上的多角度、多层次信息的交叉复现,时间维度上的与人或社会有机体的活动相关联
的信息的持续呈现。[2]因此,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其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透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以及历时态的关联数据,找到问题症结,直抵事实真相。
一、数据新闻的兴起
如今,大数据的影响已经波及了传媒业。“数据新闻”也被称为“数据驱动新闻”,但是关于“数据新闻”的概念,业界并没有一致的界定。与传统以文字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不同,数据新闻以数据为核心,同时应用数据挖掘、数据抓取、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相关数据技术来组织新闻报道。具体而言,数据新闻在形式上不需要连篇累牍的文字,而是以数据、图表为主,辅之以简要的文字进行说明;在实际操作中,记者主要通过相关数据技术手段挖掘海量数据背后的意义维度,最后依靠数据可视化技术将经过筛选后的数据进行融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加以可视化呈现。与精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报道比较而言,数据新闻在报道的系统性、时效性、交互性以及阅读体验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此外,互联网将海量数据向用户自由开放,用户通过相应的工具能够便捷地使用这些数据来自制新闻,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时代的开放、共享精神。 数据新闻作为大数据时代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报道方式,逐渐为业界所重视。从兴起至今,多家国际知名媒体都展开了相关业务并陆续发布了许多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近年来,中国新闻界也开始了对数据新闻的摸索,并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以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的数据作品为例,其2013年发布的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系列报道荣获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颁发的“2014卓越突发新闻奖”。2015年底,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的作品——现场直播新闻应用“Hawkeye”在国际数字媒体创新大赛香港站比赛中获胜。财
新团队提出,随着移动端的普及,新闻报道可以通过移动应用来完成,现场前线记者实时上传新闻消息进行新闻直播的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追查记者报道路径回顾新闻事件。
二、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的数据新闻报道特点
(一)及时跟进,时效性强
2013年11月22日,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财新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后方3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联合报道组,24小时关注事件进展,同时运用新技术手段协同工作,通过引导及交互两个界面,将前线记者获取的采访信息充分以数据新闻的方式大幅度、多角度地呈现了事态整体进展,深入挖掘了事件根源。该新闻报道图集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将事故现场记者拍摄的照片标注于地图上,使读者更易理解各爆炸点的地理位置与爆炸时间,同时快速帮助用户建立起对事件始末的整体直观感受。事故发生24小时左右,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上线了完整的数据新闻作品,充分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以及财新团队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突出能力。 (二)多元呈现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利用图表讲故事,在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的《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报道中,其核心是将记者拍摄的爆炸现场的照片按现场位置逐一还原到谷歌地图上,让用户在互动过程中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该数据新闻作品中,财新团队依次通过数个画面,对谷歌地图进行逐步缩小,让用户逐步了解爆炸事故发生现场具体的地理位置,同时辅之以简要的文字描述,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等背景做完整交代。随着地图不断被放大,用户会看到红色小标记标示的该事件的众多小现场,点击其中每一个红色小标记,用户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