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课前播放《智慧树我爱你》的主题歌。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你们想去智慧村跟他们一起玩吗? 好吧,现在我们出发了!
来到智慧村口,看到小明和小芳在对话,我们听听他两说的什么。 课件出示:小明:我有42根小棒,我的多。小芳:我有 7根小棒,我的多。
小明:我们先请同学们评评理。原来他们正在比较谁的小棒多。 小朋友们,你能帮帮它们吗?
42和37都是两位数,应该怎样比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第 1 页 / 共 3 页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1.利用小棒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动手操作。 (2)集体交流。
(3)汇报比较42和3 7大小的不同方法。
生1:我们把42根小棒,按每行 0根来摆,摆了4行还多2根,而37根小棒,按每行10根来摆,只摆了3行,多出来7根。
生2:我把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42根小棒捆了4捆还多2根,而37根小棒,还不够4捆。
生3:我数一数,发现42在37的后面(或37在42的前面)。 生4:42里有4个十和2个一,37里有3个十和7个一。 ……所以42大于3 7。板书:42>37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来比较大小,但是如果没有了小棒,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借助计数器分组来探究一下。
2.借助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交流。比较42和37,23和25的大小。
请同学们认真听要求:(1)组长画珠子,其他同学认真看画得对不对。(2)轮流说说比较大小的方法,看谁的方法较方便。(3)说完后,把纸放在组长的桌面上,马上安静坐好。(学生交流时,板书42○37
第 2 页 / 共 3 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