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柘荣县宅中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和解析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椰棚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表象形成 【答案】A
【解析】题干中表述的过程没有创造的成分。故选A。 2、人口数量决定教育的()。 A、速度 B、质量 C、规模 D、可能规模 【答案】D
【解析】人口数量只能决定教育的可能规模,而不能完全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质量及实际规模。故选D。 3、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答案】A
【解析】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 念,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故选A。
4、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这说明个 体在学习中会遵循()。
1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应用律 D、准备律 【答案】A
【解析】根据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效果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 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 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故选A。 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 A、方法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内容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答案】B
【解析】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提出下列三种形式:集体教 学的形式,个别学习的形式和小组教学的形式。内容型策略是以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为核心 的教学策略。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综合型策略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 展开的教学策略。故选B。
6、小明暑假里在学校打篮球的时候由于跟对方争执打架,被对方打伤造成小腿骨折,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 的是()。
A、学校应付直接责任 B、学校承担部分责任 C、学校不负责任 D、小明自己承担责任 【答案】C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 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故选C。
7、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的基本要 求。 A、严谨治学 B、团结协作 C、为人师表 D、廉洁从教
2
【答案】A
【解析】严谨治学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故选A。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 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故选C。 9、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20世纪()。 A、20年代以前 B、20年代到50年代 C、60年代到70年代 D、80年代以后 【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它经历了初创期(20世纪20与代以前)、 发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等四个时期。 故选B。
10、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 A、加涅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答案】D
【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 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体现 在从实践中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故选D。
1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提高素质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A、素质教育 B、法制教育 C、科学教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