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原著导读期末复习资料(浙师大)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简答】阐释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实质和途径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消弭时间上的距离差。

(1)文本解读法:其口号是“回到马克思”,它力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马克思本人的文本的解读,达到对马克思思想做时代性意义的创新。张一兵:《回到马克思》

(2)对话或比较法:把马克思放进哲学史之中加以考察。(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80年代前:前马、同马、后马)

对黑格尔哲学的态度:对理性的批判; 科学主义:狂妄的理性→谦虚的理性 人本主义:冷酷的理性→丰富的人性; 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性→具体的理性 (3)问题反思法:生产马克思思想的那个时代还没有过去,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存在,商品经济时代与我们当代还处于同一时代,马克思的思想就仍然呈现出当代性意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论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及其意义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这个论断告诉我们: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就是说:哲学不是以“思维”和“存在”为研究对象,去形成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某种知识,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研究,考察和追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能简单地、直接地归结为或等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存在”范畴不等同于“物质”范畴,它不仅包括“物质”的存在,也包括“精神”的存在,即不仅指“意识外的存在”,也指“意识界的存在”。“思维”不仅是指关于思维对象的“对象意识”,而且是指构成、把握、统摄和反省“对象意识”的“自我意识”;不仅是指“思想的内容”,而且是指“思想的活动”。 唯物主义 存在 物质 思维 对象意识 存在 自我意识 思维 唯心主义 (3)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中,不能把“辩证法”问题排斥在外,而把哲学基本问题仅仅归结为“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而要把辩证法同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来理解和解释辩证法理论。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第一方面(谁为第一性问题)→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唯物主义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方面(有无同一性问题)→可知论、不可知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简答】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

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没有前提的,它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它所理解的人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是不同的,即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以一定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人。

( 1)“现实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实际存在于地球上的受自然规律作用的受动的、受约束的、受限制的感性存在物。

(2)“现实的人”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即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3)“现实的人”是对象性的人或对象性的活动,感性的生存实践活动构成了“现实的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

(4)“现实的人”是一个自我生成的过程,是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着的从事实践活动的并在实践中发展着的人。

【简答】分工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

(1)人类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起初只是自然的分工,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真正的社会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

(2)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活动形式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并造成阶级之间的对立。

(3)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活动的异化,即人的本质的异化。这种异化的消灭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由于异化所导致的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的激化,进而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第二,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而这两方面都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论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地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共产主义不只是一种道德的要求,更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之上的科学。人

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的产生,

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它与历史

上的其他社会制度一样也只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一方面造成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2)共产主义革命与以往的革命相比具有彻底性的特征,它将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存在的异化劳动的性质。共产主义主张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消除阶级对立和社会贫富分化,使每一个人的尊严都能得到维护,使每一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使每一个人的发展都能充分实现。

(3)在关于共产主义根本性质问题上,共产主义是一种从现实的物质前提出发而形成的现实的运动,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现实的革命斗争。

(4)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同时发生才是可能的,而这必须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总而言之,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发展。

《谈谈辩证法问题》

【简答】辩证法的自在性

所谓“自在的辩证法”,是指包括人的思维活动在内的全部存在的辩证运动过程 列宁在四重意义上说明辩证法的自在性。

第一,辩证法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世界就是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以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所构成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因此,就物质世界自身来说,并不存在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第二,辩证法又是人类思维所固有的。人类思维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也不存在一个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第三,辩证法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所具有的。人类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二者在结果中彼此一致。这是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无条件的前提。人类的认识运动在自在性上也不存在着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第四,辩证法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固有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世界对人的生成和人对世界的生成的对立统一。人类的实践活动在自在性上也是辩证的,也不存在一个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论述】辩证法的逻辑与历史根据

列宁在1915年写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一、辩证法的逻辑根据:

(1)辩证法是人所特有的,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表现。

(2)辩证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能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方法,后者是对具体对象的认识活动的反思,辩证法是在历史中发展着的认识活动本身所做的系统反思。

(3)思维的本性是辩证的,辩证法是对思维辩证本性的自觉的理论表述。

二、辩证法的历史根据:

(1)古代哲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这一阶段的哲学以研究本体论为主要内容。其主要特点是,认识与认识的对象是直接的,人的认识能力是完全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世界就是感官中所接受的那样,是给定的,不能既存在又不存在,不能亦是亦非。当时的思想家还没有意识到在认识和认识对象之间有什么矛盾。

(2)近代欧洲哲学思想发生了一次转向性的变化,转向了以认识论为主的研究。近代哲学中,无论是经验论者还是唯理论者,都看到了认识和认识对象之间存在着矛盾,即个别与一般的矛盾,或者说,认识的对象总是以个别形式存在,认识却总是以一般的形式表现。近代思想家与古代思想家相似,并不理解这个矛盾,并且力图去消解这类矛盾。

(3)康德从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中看到了认识与认识对象的矛盾,本质上是思想自身的矛盾,而且是不可能取消的。但他仍没有充分理解这些矛盾,而是企图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使所有矛盾都得到调和。

(4)黑格尔在批判康德哲学思想的过程中,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发展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辩证法理论,实现了由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到辩证思维方式的转变。

【论述】关于辩证法就是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列宁在1915年写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精辟地总结了他对辩证法理论的研究成果,明确地提出了“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基本结论。

(1)列宁关于辩证法就是认识论的论断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这就是普列汉诺夫和当时的“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理解。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割裂开来,普列汉诺夫一方面是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混同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另一方面又把辩证法当作实例的总和,离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去谈论辩证法。其结果是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2)只有从理论性质上把辩证法归结为认识论,才能从根本上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认识理论、两种发展学说的对立。作为发展学说的辩证法,是关于思维和存在如何在统一的过程中所实现的发展。简单地、直接地承认运动、变化和发展,还不是作为“发展学说”的辩证理论;只有从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关系中去理解发展观,只有把存在的运动与思维的运动联系起来,用概念的运动去表达存在运动的本质,才能构成作为“发展学说”的辩证法理论。

(3)黑格尔以前的哲学,往往是把哲学分为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个部分而分别加以研究,从而造成了三者的断裂。因为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和在马克思那里都是解决思维与存在在规律层次上的统一,都表现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相统一的概念发展体系,所以,列宁才把黑格尔和马克思相提并论,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基本结论。

(4)辩证法产生于对人类认识史的总结。黑格尔的辩证法理论是以最宏伟的形式总结了全部哲学发展。

(5)辩证法是人类认识的本性所固有的。列宁在文中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的矛盾本性:任何一个命题都是个别与一般的对立统一。

【简答】历史合力论

由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中提出的。

历史创造的最终结果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的每一个意志,又是有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人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来创造历史的。每一个人都追求自己自觉预期的目的。因此,在历史的创造中发生作用的,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形成了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而产生一个合力,构成了历史结果。

这个结果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历史总像是一种自然过程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服从同一运动规律。 个人的意志归根结底是经济的情况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意志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等于零。既然总的合力是各个人的意志融合成的总的平均数,那也就是说,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是包括在合力里面的

马克思主义原著导读期末复习资料(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简答】阐释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实质和途径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消弭时间上的距离差。(1)文本解读法:其口号是“回到马克思”,它力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马克思本人的文本的解读,达到对马克思思想做时代性意义的创新。张一兵:《回到马克思》(2)对话或比较法:把马克思放进哲学史之中加以考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gzt99llkl9jajr89md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