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本课考点】
1.“百家争鸣”的背景及意义;2.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一、“百家争鸣”
1. 背景:(l)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因素: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逐渐瓦解;
(3阶级关系: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分化,“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 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4)文化: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由“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2.各学派代表人物:
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 ④法家:商鞅、韩非子等。
3. 意义:(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 各家学派互相批驳、诘难,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二、【重点】儒家思想的形成: 历史时期-- 人物-- 主张
1. 春秋时期,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
主张:①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即“爱人”,要宽容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②政治:“以德治民”,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 ③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 战国时期, 孟子的主张:
①政治:发展孔子的“仁”\为“仁政”思想。
②民本思想:发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 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或者【性善论】。 3. 战国时期,荀子的主张:
①政治: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民本思想: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 ③伦理观:主张“性本恶”或者【性恶论】。 ④朴素的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4.影响:战国后期,儒学逐渐形成体系,并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诸子其他思想:
(一)道家: 1.春秋时期,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
主张: ①哲学观:认为世界万物是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②政治思想: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③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且不断转化的。
2.战国时期,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①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
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自由。 ③ 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
(二)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 1.集大成者:韩非子。 2.主张:
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②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主张按照社会的发展进行变革。
3.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主张:
“兼爱”【平等的爱一切人】;“非攻”,反对非正义战争;“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学习探究】
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和王道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地位】 首创儒学 “ 亚圣” 集大成者 2.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
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强调“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②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 ③虽然它与我们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课考点】: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及地位;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产生的背景)
(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学 1.主要内容:
(1) 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针对为人处世道德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的儒家道德观,维护社会统治。 2.特点:
(1)从内涵来看,新儒学融合了儒学、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
(2)核心是 “天人感应”学说,强调君权的合理、合法性,以神权限制君权; (3)以维护君权为目的,后成为官方哲学。 3.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 三、新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能够通过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政治上: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②教育上:
A. 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B.中央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县学校,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③思想上: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3) 结果
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四【思维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1. 不同:
①地位: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并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②主题: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新儒学谈论神学。
③功能:先秦儒学是对民本思想”仁政“等“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④特点:先秦儒学较为具体,带有理想化色彩;而新儒学是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君权神授”等学说使儒学神学化; 2. 联系:
新儒学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官方学说。
第3课 宋明理学
【本课考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内容及影响。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①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②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③道教:东汉兴起,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立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二.程朱理学
1. 背景:隋唐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 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1) 北宋时期二程的思想
①【哲学观/宇宙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并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