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高中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数学(文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项目 内容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课题 (共 1 课时) 知识与技能: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椭圆的概念引入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熟练掌握解决解析问题的方法—坐标法。 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学习,渗透数形目标 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运动变化、对立统一的思想,提高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 修改与创新 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 重、 难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难点 教学 多媒体课件 准备 (一)椭圆概念的引入 问题1:什么叫做曲线的方程?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教学过程 问题3:圆的几何特征是什么?你能否可类似地提出一些轨迹命题作广泛的探索? 一般学生能回答:“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 对学生提出的轨迹命题如: “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 “到两定点距离平方差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 1
“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 取一条一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F1和F2两点(如图),当绳长大于F1和F2的距离时,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就可以画出一个椭圆. 教师进一步追问:“椭圆,在哪些地方见过?”有的同学说:“立体几何中圆的直观图.”有的同学说:“人造卫星运行轨道”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学生开始只强调主要几何特征——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教师在演示中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强调: (1)将穿有铅笔的细线拉到图板平面外,得到的不是椭圆,而是椭球形,使学生认识到需加限制条件:“在平面内”. (2)这里的常数有什么限制吗?教师边演示边提示学生注意:若常数=| F1F2|,则是线段F1F2;若常数<| F1F2 |,则轨迹不存在;若要轨迹是椭圆,还必须加上限制条件:“此常数大于| F1F2 |”. (二)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1.标准方程的推导 由椭圆的定义,可以知道它的基本几何特征,但对椭圆还具有哪些性质,我们还一无所知,所以需要用坐标法先建立椭圆的方程. 如何建立椭圆的方程?根据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可分:(1)建系设点;(2)点的集合;(3)代数方程;(4)化简方程等步骤. (1)建系设点 建立坐标系应遵循简单和优化的原则,如使关键点的坐标、关键几何量(距离、直线斜率等)的表达式简单化,注意充分利用图形的对称性,使学生认识到下列选取方法是恰当的. 1
以两定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 F1F2 |=2c(c>0),M(x,y)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F1(-1,0),F2(c,0). (2)点的集合 由定义不难得出椭圆集合为:P={M||MF1|+|MF2|=2a}. (3)代数方程 (4)化简方程(学生板演,教师点拨) 2.两种标准方程的比较(引导学生归纳) 0)、 F2(c,0),这里c2=a2-b2; -c)、 F2(0,c),这里c2=a2+b2,只须将(1)方程的x、y互换即可得到. 教师指出:在两种标准方程中,∵a2>b2,∴可以根据分母的大小来判定焦点在哪一个坐标轴上. (三)例题讲解 例、平面内两定点的距离是8,写出到这两定点的距离的和是10的点的轨迹的方程. 分析:先根据题意判断轨迹,再建立直角坐标系,采用待定系数法得出轨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