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实施意见
为了落实“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工作目标,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现决定开展“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创建工作。通过实验校的建设、探索和示范,促进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发展,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积累我区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加快学校新一轮发展,整体提高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建设目标和原则
㈠建设目标:通过3—5年的持续建设,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达到85%以上的目标,促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发展和均衡发展。
2005年,约25%的初中、小学通过“区素质教育实验校”评审。
2006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新增30%的初中、小学通过“区素质教育实验校”评审,普陀区初中、小学“素质教育实验校”总数达55%。
2007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新增30%的初中、小学通过“区素质教育实验校”评审,普陀区初中、小学“素质教育实验校”总数达85%。
㈡建设原则
— 1 —
1、发展性原则。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关注学校基础性项目的达成情况,更注重学校发展性项目的建设,引导不同层次的学校在自主办学、主动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学校发展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实现促进发展的目标。
2、主体性原则。在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创设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发展机制,不断加快学校发展的进程,提高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
3、综合性原则。在评审工作中,采取自查、互查、综合调研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学校自评,区域学校评价、专家组评价、主管部门评价、家长及社区评价等多种方式,形成定量分析、定性描述相结合的评价结果,在客观、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力求能即时反映出学校的发展与变化、学校的特色与问题。
二、建设要求
㈠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含义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初中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验,以明确的课题带动素质教育的实验和改革,在实验探索中不断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并取得显著的经验和成果。
㈡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基本要求
1、学校坚持依法办学,以德立校,积极探索科学的实施素
— 2 —
质教育的模式、途径和方法,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基本形成有效的自主办学、主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2、学校有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思考和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实验项目的探索和课题研究,以实验项目和科研课题为抓手,解决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形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和新经验,促进学校主动发展,持续发展。
3、学校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较健全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党政班子团结精干,富有朝气和改革进取精神;教师队伍敬业爱岗,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较高。在提高教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4、学校具有示范辐射的能力。能及时总结办学成果,并通过经验交流,现场展示等形式,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发挥对区域内其它学校的示范辐射功能。
5、学校办学质量稳定,社会满意度较高、无重大违法、违规事件发生。
㈢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基本任务
1、办学理念有个性。学校确立了有个性,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并制定了体现办学理念的学校发展规划,学校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推进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各项工作。
2、二期课改有突破。学校积极推进二期课改,构建了符合
— 3 —
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及评价改革等方面有实质性突破。
3、校本教研有特色。学校积极开展以“专家引领,伙伴互助,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的校本培训建设,通过校本教研,引导教师全员参与、聚焦教学、反思课堂,并在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实施渠道、方法、研训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
4、师资队伍建设有发展。学校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通过引进、流动、提高等多重举措,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并形成一定的强势学科和品牌教师。
5、主动发展机制有进展。学校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把握办学规律,建立起自我规划、自我实施、自我检测、自我调控的运行机制。
6、办学水平有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社会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三、素质教育实验校的评审程序 1、申报
学校在自查的基础上,经过行政会商定,教代会审议通过,在规定时间内,向教育局提出申报,同时递交学校发展的三年规划及相应的申报材料。
2、评审
区教育局接到申请后,由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职能部门和专家)对学校的申报材料以及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认
— 4 —
定。采取材料评审、综合调研与日常视导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的创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3、公示
对通过专家组评估的学校,采取网络公示和听取人民教育督察员反映等形式接纳社会意见和系统内评价。
4、命名
区教育局对通过上述程序的学校进行审核、命名和表彰。 四、建立素质教育实验校常态管理机制
素质教育实验校建设实行常态管理,以形成学校持续发展、多元评价、社会监督的机制。
1、建立新一轮学校发展规划制度。凡命名为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学校,需制定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建立以规划推动学校发展的机制,并将学校规划实施和完成的情况与校长考核相结合。
2、建立素质教育实验校自测制度。实验校必须每年对学校的办学情况、实验项目的达成情况进行自检自测,并将自测结果以书面形式报送教育局。素质教育实验校必须严格依法办学,遵守各项教育法规、法令和政策,如有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发生,经查实后向社会公布并予以限期整改,情节严重者,经领导小组审议,作出取消称号的处理。
3、实行素质教育实验校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制度。为社会公众提供义务教育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的信息,引导社会关注义务教育,并积极参与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