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神经介入临床路径
一、神经介入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902); 蛛网膜下腔出血(ICD-10:60.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是证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
(2)CT或MR脑血管造影(CTA、MRA):多数情况下可以显示出血的部位、动脉瘤、AVM的部位、大小、形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态、以及供血情况。
(3)腰椎穿刺:SAH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但目前不应当作为首选诊断方法。降低脑脊液压力有可能因增加跨血管壁压力而导致再出血,故建议仅用于CT不能证实而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应当使用较细的腰椎穿刺针,放出少量脑脊液(几毫升)即可。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2.控制血压。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预防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注射液。 5.防治癫痫。
6.根据国际常采用Hunt五级分类法:病情在三级以下,脑血管造影应及早进行;三级和三级以上病人可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7.根据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再具体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如动脉瘤栓塞术或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
8.早期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出血(ICD-10:I61.902) 或蛛网膜下腔出血(ICD-10:60.901)的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