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4, 10(4), 440-447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4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p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04055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Red Enhancing Personal Attraction in the Context of Relationship
Mengyan Zhao1, Xiaobin Hong2,3*, Yingying Liao1, Yan Shi1
12
Graduate School,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Hubei Exercise Training and Monitoring Key Laboratory,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3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Mar. 10th, 2024; accepted: Apr. 13th, 2024; published: Apr. 20th, 2024
Abstract
As a main color of nature and human society, red color is core color that color psychology focused on.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red color depends on the context including both achievement and ro-mantic. Many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red psychology in the context of achievement and relation-ship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and combs the research on the red psychological effect under romantic contex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 and attractive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 is more prominent in the situa-tion of men observing women, and in the case of women looking at men, the red-attractiveness psychological meaning link needs more empirical research.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 and attractive psychological 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 men’s observation of women, sexual acceptance and health perception are the interme-diary, and in the context of women’s observation of men, social status and health perception are the intermediary. Finally,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ast research,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research is anticipated.
Keywords
Red, Attractiveness, Color-in-Context, Romantic Context, Mediation Effect
关系情境下红色提高个人吸引力研究述评
赵孟炎1,洪晓彬2,3*,廖滢莹1,施 艳1
12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监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 赵孟炎, 洪晓彬, 廖滢莹, 施艳(2024). 关系情境下红色提高个人吸引力研究述评. 心理学进展, 10(4), 440-447. DOI: 10.12677/ap.2024.104055
赵孟炎 等
3
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24年3月10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13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20日
摘 要
作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主流色彩,红色是颜色心理学中的核心关注颜色。红色心理效应取决于个体所处的情境(成就与关系),国内外对成就与关系情境中的红色心理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对关系情境下的红色心理效应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梳理,认为红色–吸引力心理意义联结在男性观察女性的情境中较为凸显,而在女性观察男性的情境中的红色–吸引力心理意义联结还需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红色–吸引力心理意义联结内在机制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观察女性的情境中以性接受程度与健康感知为中介,女性观察男性的情境中以社会地位与健康感知为中介。最后,在对以往研究现状评述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红色,吸引力,颜色情境理论,关系情境,中介效应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Open Access
1. 引言
毋庸置疑,色彩对于美化自然环境与装饰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色彩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刺激,它更会对我们的心理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色彩充斥于我们每天的生活,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学习、消费、饮食以及思维决策等生活的各个方面(赵孟炎&洪晓彬,2024;Shi, Zhang, & Jiang, 2015;Puccinelli et al., 2013;Rohr et al., 2015;Jiang et al., 2014)。Elliot等(2010)在对颜色心理功能多年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颜色情境理论(Color-in-context) (Elliot & Maier, 2012)。颜色情境理论认为,颜色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取决于个体所处的情境。由于红色在生物进化与社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红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颜色情境理论认为,红色心理功能主要在两个情境中发挥作用,即成就情境与关系情境。关系情境主要是指两性交往的情境,在此情境中红色影响个体对他人的吸引力的感知、性渴望程度以及交往行为等。那么,红色是否能够提高个人在他人眼中吸引力?这种效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红色提高个人吸引力的机制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拟对关系情境中的红色心理效应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走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关系情境视角下红色心理效应研究以及该效应的中国化研究提供参考。
2. 红色对个人吸引力的影响:基于实证性研究结果
(一) 红色提高女性魅力:来自认知态度与行为表现的双重证据
Elliot和Niesta (2008)的系列实验证实了红色能够提升男性对女性魅力的感知。该研究发现,与白色等其他颜色边框相比,由红色边框包绕的女性相片被男性被试评价为更具吸引力;由边框颜色拓展至女
DOI: 10.12677/ap.2024.104055
441
心理学进展
赵孟炎 等
性衬衫颜色的实验也支持了红色提高女性魅力的效应。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发现,关系情境下的红色心理效应独立于成就情境中的红色心理效应,即红色提高对女性吸引力的评价,但不影响对女性智力、亲和力以及可爱程度的评价(Elliot & Niesta, 2008)。后续的相关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Roberts, Owe, & Havlicek, 2010; Guéguen, 2012)。红色相片边框效应的研究提示,与个体相近位置的红色亦可能提升个人魅力。为此,Lin (2014)考察女性随身物品的颜色是否影响异性对其个人吸引力的评价。结果表明,与黑色、蓝色以及银色笔记本电脑相比,男性对携带红色笔记本电脑的女性魅力评价更高(Lin, 2014)。
红色不仅影响男性对女性魅力的认知评价,也会影响其相应的行为表现。例如,Guéguen (2010)进行的一项大样本现场实验研究中,记录了5000名司机对身穿不同颜色服装女性实验助手提供搭顺风车概率,结果表明,当实验助手身穿红色衬衫时比身穿其他颜色衬衫(蓝色、绿色、黑色、白色和黄色)更容易搭上顺风车(Guéguen, 2010)。近期,Guéguen和Jacob (2014)进行的一项为期6周的现场实验研究表明,当餐厅女服务员身穿红色工作服时(相比蓝色、绿色、黑色、白色和黄色),更可能得到男性顾客的小费且小费更多(Guéguen & Jacob, 2014)。
(二) 红色对男性魅力的影响:基于认知态度的研究
以往有关红色提高个人魅力的研究主要集中男性对女性的评价,即红色是否提高男性眼中女性的吸引力。那么,对于女性评价男性魅力,是否也存在相同的效应呢?为此,研究者对红色是否提高女性对男性魅力的感知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与男性评价女性魅力类似的结果,即红色同样提高女性对男性魅力的感知(Roberts, Owen, & Havlicek, 2010; Elliot et al., 2010; Elliot & Maier, 2013)。不仅红色感知能够提高女性对男性吸引力的评价,而且“红”字启动也能提高女性对男性吸引力的评价。Pazda和Elliot (2017)考察了“红”字启动是否提高女性对男性魅力的感知。该研究要求女性被试阅读一段关于一名男子身穿红色衬衫或身穿其它颜色衬衫的文字描述,随后要求女性被试对该男子的吸引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阅读关于身穿红色衬衫的文字描述比阅读身穿灰色与绿色衬衫的文字描述后对该男子吸引力评价更高(Pazda & Elliot, 2017)。
然而,与红色提高男性眼中女性魅力的研究共识不同的是,红色提高男性魅力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Francis (2013)首先对Elliot及其团队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质疑,认为Elliot等(2010)的研究中统计效力不够,可能存在出版偏差(Francis, 2013)。随后的研究者进行的大样本研究也未能重复Elliot等(2010)的研究结果。例如,Hesslinger等(2015)对Elliot等(2010)的研究进行重复验证,该研究要求被试(17男与72女)对红色与白色背景下的男性相片吸引力进行评价,无论是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均未发现红色背景下的男性相片被评价为更具吸引力。此外,该研究增加了服饰风格变量(正装与休闲),结果表明,相片背景颜色不存在主效应,服饰风格存在主效应(Hesslinger, Goldbach, & Carbon, 2015)。近期,Peperkoom等(2016)也对以往有关红色增强个体吸引力的研究结果再次验证,结果未发现红色提升个体的吸引力(Peperkoom, Roberts, & Pollet, 2016)。Haran和Briggs (2017)对175名被试的研究表明,色彩与女性眼中的男性吸引力不存在相关,即红色未能提高女性眼中的男性吸引力(Haran & Briggs, 2017)。对于红色提高男性魅力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红色提升女性魅力和男性魅力的内在机制存在差异有关(下文将对此阐述)。
如前所述,无论是从认知态度还是趋近行为上来看,男性观察视角(男性评价女性)得到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换言之,红色提升男性对女性魅力的感知比红色提升女性对男性魅力的感知得到了大多数研究的支持。此外,与红色提升男性对女性吸引力感知研究相比,红色提升女性对男性吸引力感知也缺乏来自行为表现类研究证据的支持。可能的原因与男女进化机制、社会分工有关,如男性比女性更为主动,女性比男性更为矜持。因此,难以通过操控实验获得红色提高男性吸引力的女性趋近行为表现证据。另
DOI: 10.12677/ap.2024.104055
442
心理学进展
赵孟炎 等
一方面,考察红色提高女性吸引力的男性趋近行为表现研究中,研究者主要通过操控女性助手服装颜色来考察男性的行为表现,以验证身穿红色服装的女性会引发男子的趋近行为。然而,这类研究未考虑身着不同颜色服装的女性助手与男性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差异,这可能导致了男性的趋近行为受到干扰从而使研究结果不一致。例如,当女性助手身穿红色服装时可能比身穿其他颜色服装时与男性进行了更多的互动行为。显然,今后的研究应采用控制更为严格的实验考察红色是否提升男性对女性趋近行为表现。
3. 关系情境下红色心理效应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
(一) 红色–吸引力联结的作用机制
红色物品(服装、相片背景、随身物品等)为何能够提男性对女性魅力的感知?红色–吸引力联结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在动物世界中,雌性动物在排卵期间,身体私密部位的颜色会更红,从而吸引雄性动物与之交配。因此,从生物进化视角来看,对于雌性动物而言,红色是一种性信号。基于生物进化解释,研究者认为,对于女性而言,红色–吸引力联结可能与性接受程度有关。Guéguen (2012)研究发现,女性身穿红色服装时性接受程度被感知为更高且更具吸引力(Guéguen, 2012)。Pazda等(2012)的研究也表明,身穿红色服装的女性被男性感知为具有更高的性接受程度,同时,性接受程度感知能够解释红色与吸引力感知之间的联系(Pazda, Elliot, & Greitemeyer, 2012)。
红色–吸引力联结对于男性而言是否也与性接受程度有关?动物世界的研究发现,对于雄性动物,红色肤色可能是其在族群的地位象征。肤色越鲜艳的物种,其攻击性、危险性越强,统治地位越高。因此,从物种进化视角来看,肤色更红的雄性物种之所以吸引雌性物种与其交配,并不是性接受程度的体现,而是统治地位的象征。因此,人类社会很可能承继了这一机制。此外,相关的研究表明,身穿红色比赛服装的男性运动员被评价为更具攻击性、统治性,在比赛中更可能获胜(Feltman & Elliot, 2011)。基于此,研究者推测,对于男性而言,社会地位感知可能是红色–吸引力联结的中介因素。Elliot等(2010)的研究表明,红色提高女性对男性吸引力的感知,也提高女性对该男性社会地位的感知,且社会地位感知对红色与男性吸引力具有中介作用(Elliot et al., 2010)。Stephen等(2012)发现,男性面孔的色彩影响女性对其统治性的感知,女性为了提高男性的统治力给予男性面孔更高的红色粉装(Stephen et al., 2012)。近期,Hesslinger等(2015)对服饰风格与男性吸引力关系的研究发现,服饰风格对女性感知男性吸引力具有显著影响,女性对身穿正装风格的男性吸引力评价显著高于休闲风格。同时,该研究发现正装风格提高女性对男性地位感知,从而提升其对男性吸引力的感知(Hesslinger, Goldbach, & Carbon, 2015)。该研究再次表明,地位感知可能是男性的红色–吸引力心理意义联结的中介变量。
除了性接受程度与社会地位可能是红色–吸引力心理意义联结的中介变量外,健康感知也可能是红色提升个体魅力的中介变量。Pazda等(2016)从面孔红晕与个体吸引力之间关系中验证了健康感知是作为红晕面孔提升女性吸引力的中介变量(Pazda et al., 2016)。以往的研究表明,面部红晕能够提高男性对女性吸引力的评价。那么,对于女性评价男性吸引力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效应呢?Thorstenson等(2017)的研究表明,对于面孔红晕的男性,女性对其吸引力评价更高。其中,健康感知是面孔红晕与吸引力感知之间的中介变量(Thorstenson et al., 2017)。
(二) 红色–吸引力联结的影响因素
红色是否提高个人魅力与个体的初始吸引力有关,个人初始吸引力会影响红色心理效应。例如,Young (2015)的研究表明,红色提高男性对女性吸引力评价受到女性相貌吸引力的调节,即红色能否提高女性魅力取决于女性相貌(Young, 2015)。对于具有相貌吸引力的女性,红色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对于不具有相貌吸引力的女性,则红色不能提高其魅力。今后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如何确定相貌吸引力高低。吸引力过高,即非常漂亮,可能存在天花板效应;吸引力过低,即非常难看,可能出现地板效
DOI: 10.12677/ap.2024.104055
443
心理学进展
赵孟炎 等
应。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两性异形(sexual dimorphism)是调节红色–吸引力联结效应的影响因素。该研究对于具有明显女性化面孔的相片,红色能够提升男性对其吸引力的感知,而对于中性面孔的图片,红色则不具有此效应(Wen et al., 2014)。
除了相貌吸引力之外,个体的面部表情也可能影响红色–吸引力联结效应。Buechner等(2015)研究发现,当呈现的男性相片表情为自豪时,红色提高女性对其吸引力的感知,而当表情为害羞时,红色降低女性对其吸引力的感知(Buechner et al., 2015)。如前所述,红色与性信号、物种繁衍有关,因而雌性动物利用红色肤色吸引雄性动物与其交配繁殖后代。对于那些不具备繁殖后代能力的雌性动物或人类(绝经妇女)是否依然具有这种联结呢?Schwarz和Smager (2013)比较了年轻女性与绝经妇女之间的红色–吸引力联结效应,研究表明,红色提高女性魅力的效应仅存在于年轻女性,对于绝经女性则未有红色效应(Schwarz & Singer, 2013)。该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可能是调节红色–吸引力联结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年轻女性更可能得益于红色装饰。以往围绕红色提升男性魅力的研究均以年轻男性为目标任务,鲜有研究选择年老男子作为目标任务。那么,对于男性而言,年龄是否也会调节红色–吸引力联结效应?目前,鲜有研究考察红色对年老男子吸引力的影响。因此,未来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4. 未来研究走向
(一) 比较黑色与红色对个体吸引力的影响效果差异
目前,围绕颜色与个体吸引力关系的研究以红色为主,较少研究考察黑色与个体吸引力的关系。Roberts等(2010)比较了6种颜色(红色、黑色、绿色、蓝色、黄色以及白色)对提升女性吸引力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身穿红色与黑色T恤的女性被认为更具吸引力,且两种颜色不存在显著性差异(Roberts, Owen, & Havlicek, 2010)。Pazda等(2014a)也比较了红色、黑色与白色对提升女性吸引力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身穿红色与黑色服装的女性被认为更具吸引力,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azda, Elliot, & Greitemeyer,2014a)。由此可见,认知态度的研究结果提示在关系情境中黑色可能具有类似红色的心理效应。不足的是,目前未发现来自趋近行为表现方面的证据(Guéguen, 2010; Guéguen & Jacob, 2014)。如果在关系情境中黑色具有类似于红色的心理效应,两者的机制是否一致?以往的研究表明,红色提升个人吸引力与生物进化有关。然而,目前没有生物学的证据显示黑色与性接受程度有关。Pazda等(2014b)对比红色、黑色与白色服装对女性吸引力影响效果差异的研究显示,红色提升女性吸引力与性接受程度有关,而黑色提升女性吸引力与时尚有关。因此,黑色提升个人吸引力可能与社会文化有关(Pazda, Prokop, & Elliot, 2014b)。例如,在各种文化中,黑色代表庄重、神秘、时尚等。黑色–吸引力联结表现在女性中与时尚有关,男性是否也是如此呢?有研究表明,身穿正装风格的男性吸引力显著高于身穿休闲风格的男性。因此,考虑到正装与社会地位的密切联系,可以推测,黑色服装可能提升女性对男性的社会地位感知,从而提升其对身穿黑色服装男性吸引力的评价。由此可见,与红色–吸引力联结一样,黑色–吸引力联结可能也存在性别差异。因此,未来研究不仅需要比较红色与黑色对个体吸引力的影响差异,而且应从性别视角比较此种差异的内在机制。
此外,文化差异也是值得考虑的变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颜色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也具有与文化相适应的特异性。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红色总是与积极事物相联系,如红利、红运、婚礼、喜庆、红色文化等,而黑色总是与消极事物相联系,例如黑社会、黑市、死亡、悲伤等。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黑色是否具有与红色类似的提升个人吸引力的效应呢?显然,比较中国文化背景下红色与黑色对于提升个人(男性或女性)吸引力效应的差异是值得研究者继续探索的问题。
(二) 加强同性间红色–吸引力研究
已有的研究表明,红色–吸引力的心理意义联结可能只在异性间存在,即男性评价女性或女性评价
DOI: 10.12677/ap.2024.104055
444
心理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