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瑟瑟发抖,无力前行,这时的附子好比在雪地里点一把火,也好像一个热心人在后面推他一把,甘草就好像一个温柔细心的母亲一样,照顾他不要摔倒,干姜好比兄弟姐妹一样,把障碍都清除,把路都扫干净。这个比喻也不一定恰当,只是一种感受,不要只知道附子回阳,干姜温中土,甘草补中气,这样讲当然也对,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一种更直观,可以完全感受的层次上去理解,我想这样对大家学习使用经方是有益的,这种具体的感受,说实话,有时候很难用具体文字语言来描述,不太好说,就像有的老大夫说的那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法教你,自己去悟吧。大家每个人在临床上慢慢体会,有了这种感受后,对疾病的把握,对处方用药的把握,就会有一个更好更准确的层次,疗效就会更好一些。
讲到这里,再讲一点题外话吧。在乡下,有些小孩受了惊吓,不想吃饭,发烧,不舒服了,
有些老人就说小孩吓着了,叫一叫魂就好了,民间有这种叫魂的人,这些人年龄都比较大,来了一摸脉,就知道这小孩什么时候,在哪里,什么原因受了惊吓得的病,只是摸脉,说得非常准,这种人我虽没见过,但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这和我刚开始讲的“太素脉法”有些相似,所以说太素脉法有没有道理呢,我想大家可以自己做结论了。大家知道钱乙是儿科的名医了,在《小儿药证直诀》里有一个医案,说他单凭听小孩的声音,就知道小孩得了什么病,如果有危险,还能活多长时间。所以不光是脉诊,望诊闻诊如果达到了一定程度,也会有这种感觉的。网上有个帖子,说有个老中医,只要听到病人进来时敲门的声音,就知道他得了什么病,病情多重,该怎么治,那这个大夫就和钱乙的本事差不多了。如果大家对佛学有了解的话就知道,佛家有很多大德高僧都有“他心通”的本事,你想什么他都知道,这可能比中医更高一个层次了。佛家讲“明心见性”,让修行者都放下,不要执着,这和中医讲得“虚静为保”意思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从脉法一路聊到这里,就会发现,中医真的是永无止境,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我希望通过我讲了我的这些体会,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大家觉得这种学习方式还不错,不妨在这条路上试一试,我绝不是反对大家读经典,书还是一定要看的。但是我感觉不能掉进书里出不来了,要跳出中医来学中医,这是我一位老师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
今天晚上关于中医的内容就讲这么多,这是年前最后一次讲课了,除了预祝大家新年快乐之外呢,我也对讲堂里的管理员,如大海,姜附桂和其他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无私奉献的老师朋友们表示感谢~他们非常辛苦~我们当大夫的,应该有一颗慈善的心,不光对患者是这样,同道之间尤其要互相帮助。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对讲堂管理员的工作,尽量多支持配合一下。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问:我是学西医的,如何能尽快地,少走弯路地把中医学好,
我个人认为,中医是一个比较简洁,比较完美的体系,这个体系黄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里有很好的概括。我建议初学中医的,先读《四圣心源》,把《四圣心源》读熟了,慢慢就体会到土枢四象,中土斡旋,左路木气生发,右路金气敛降,一气周流,如环无端这么个大象,不光是人身一气周流的象,整个自然界也是这个象,先把这个模型建立起来,用在病人身上可以看病,用在天地上就可以通晓古今,就看大家能不能达到这个层次了,这套理论就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非常好的体系。所以我建议先读《四圣心源》,建立这么个模型,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地去学习一些药性,经方,再结合着去读《伤寒》,《内经》,我不建议马上就去看病,马上就追求什么疗效,不要心急,哪怕一两年不看病,光看理论,慢慢把理论体系建立起来,对药物有一个直观感受了,再从简单的病开始治起,先治小孩的,再由易到难慢慢来。在临床上去感受这套理论的科学性,魅力所在,在临床感受中进一步提高对这套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我认为这是一条比较好的途径,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供这位朋友参考。
问:生白术与炒白术怎么用,
我个人在临床上生白术用得多一些,炒白术少一些。主要是用生白术来斡旋中焦,生白术色白,味辛温,有一股辣味,还有一股微微的甜味,味比较厚,泡开以后润一些,一股清香柔润之气中,带着一股辛香走散的力量。炒了以后,辛香走散的力量就弱了,多了一股香燥之气,偏燥。一般来说,病人右关脉比较细,中焦湿气郁滞时,我一般用生白术,炒白术用得很少,什么时候用呢,当病人有腹泻,从脉上感觉中焦水湿之气比较盛,中焦之气又偏弱,如果这时用生白术,这股辛香走窜之气很容易把中气耗散,这时候用一下炒白术,既能柔和
地运化一下中焦,又能把湿气带走,我平时甚至会改成用少量生白术加上砂仁,泽泻之类的,效果更好。我个人感觉,生用的药物,把本来的生发之性保存地比较好,炒用就改变了药物的本性,所以我一般比较喜欢用生的药物,炒用的药物用得比较少。生白术与炒白术,我个人的区别主要是看湿气的多少,再就是从脉象上区别,脉象太弱了,生白术就不合适。
问:黄元御先生为什么不喜欢用白术,
《四圣心源》里药味相对较少,《伤寒论》里也不过一百多种,临床上实际能用到的有几百种,但具体到每个人,能用到的也就是几十种。某个人喜不喜欢用某味药,可能与习惯有关,与他对药的认识有关,他不用并不是说这味药就不好,很多我们不习惯用的药,不一定就不好用。如果对药物的把握比较好,药物间的替换可以是很灵活的。要达到治疗的目的,有很多种药物可以选择,有时候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用好了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所以这不是喜欢不喜欢用的问题,而是看你怎么用的问题。
问:“一气周流”与“十二经脉大周天运行”与“肝脾左升,肺胃右降,中焦斡旋”几点之间有什么联系,
人体一气周流是如环无端的,是一气,这一气像太极一样,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重重叠叠,无穷无尽。一气也是这样,如果分成五段,就是五脏之气,如果分成十二段,就是十二经脉之气。一气可以分到无穷无尽,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合起来不过是一气而已。当年医医金针老师跟我讲,人身一气周流,开则鳞鳞总总,合则不过一气。打开以后可以分得很多很细,什么营卫气血,上中下三焦,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左升右降,中焦斡旋,可以分成很多种,但都是一气的变化,都是一气的不同形式。如果对一气把握到一定程度,感受得比较细微了,就会直接感受到十二经脉气的运行,也能直接感受到,十二经脉的气的运行,就是一气在周流~不是十二个气。当年老师对我讲得时候,我也没有这个体会,体会不到啊,听天书一样理解不了,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自己慢慢就有体会了,真是这样。所以对一气周流,刚开始时不要强求,不去强求一气流到那条经,那个部位,先求个大概的左升右降,随着感觉越来越敏锐,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只要把大象感受到了,就不会出大错,治病至少就有大的保障,就会有疗效。
问:圆运动中肝升肺降,具体到每一脏的功能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大,说一个治病的总原则吧。正常情况下,人的一气是很圆融的,人也感受不到十二经络有气在动,连一气都感受不到,如果感觉到哪儿不舒服了,就相当于感受到气了,这一气不圆融了。我们治病的原则,就是使这一气周流地非常圆融,非常通顺。该升就升,该降就降,所以肝升肺降不是截然分开的。西医讲的具体的肝脏和肺脏与中医说的肝气和肺气肯定是有必然联系的,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但是有形的脏器是互相独立的,无形的脏气是浑然一体的,不可能分开,所以没有单独地肝升,没有单独地肺降,不可能单独处理某一脏的疾病。一个肝气不升的病人,单独使它升也不可能,还是要降的。降和升是一体的,不能分开的,是一回事,升就是降,降就是升,有时候不好描述,还要靠大家去体会。当大
家体会到升降是一体的,阴阳是一体的时候,我想也不会问出这种问题来,没有单独某一藏怎么处理,不是这个意思。
问:结石在体内已经形成,可以把结石化掉吗,
我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是很多,但我知道有这方面的老师,他们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胆结石在2厘米以内,肾结石在0.7厘米以内,有些是可以直接排除,有些是能够溶化掉,纯粹是用中药,治愈率很高。实际上,结石就是体内比较深层的郁滞,要想排出去靠两个力量,一个是木气的推动,木气就是风气,风善行而数变,人体所有脉气的流动都是靠木气来推动,所以要加强木气的流动性,要养木气,养木气就要酸润,用一些比较酸柔的药,像山萸肉,乌梅,黄芪之类的。另一方面就是用一些通降的药,有形的东西不像无形的气通过破散能泻掉,六腑以通降为和,通过通降的办法来排出去是最快的,通降的药尽量不要用泻下的药,泻下的药容易破气耗气,气耗多了,木气就弱了,所以我们一般用比较缓和润收的药,像核桃仁,浮小麦之类的能往里收,收的同时,还有往下推动的力量,相当于把体内的力量积聚在一起办一件事,这时就可以把结石推出去了。思路就是这样,具体用药根据不同情况来选,像论坛上排石专家老师用的是熟地和薏米来排肾结石,就很好,胆结石也是这个思路。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想今天就讲到这里了。 根尘不偶老师讲临证辩象06:肝病概论 转载自 中医为王
大家晚上好~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完了。今年过完年第一次跟大家交流,首先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呢都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春天呢是阳气升发,万物萌发的一个季节,也就是木气比较盛的一个季节。所以从今天开始呢,咱们利用几次的时间,把肝病也就是木气为病这方面的一些疾病呢,跟大家交流一下。对这些疾病的认识,治疗原则以及一些临床验案。跟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