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多维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双王城卧铺小学
我校自2012年以来把科技创新和学科教育实践工作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任务来抓。以培养探究型学生、创设探究型课程、造就探究型教师为科技创新教育的三大渠道。注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多维实践为载体。积极、稳步地开展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创新活动,持续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创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的兴趣、态度和合作竞争能力。提出了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以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推进学科教学为抓手,拓展和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参与的比赛在国家、省、市的科技创新活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效显著。我校开展科技创新和学科实践教育方面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切实加强领导,措施到位,真抓实做。
表现在“三个注重”上:1.注重把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摆在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重要位置,作为创新教育和推进新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注重加强组织领导;3.注重条件和硬件的投入,积极从人员、经费上予以支持,从时间上予以保障。校领导一贯对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将“动手、动脑、学会创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作为宗旨。由校长担任“科技创新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具体工作由一名副校长负责。负责具体工作的策划和实施,对每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每一层次、每一环节有责任人、有活动情况总结,保证了每一项教育活动能在全体师生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保证了质量和效果。学校有科技创新辅导员队伍,负责科技创新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对辅导员、参加比赛的学生给予大力支持。
二、立足普及,扎根课改,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把科技创新教育全面地由课外向课内各学科渗透,力争最大限度地使学科教学之内与科技创新教育之外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统一,完美和谐的科技、文化、品格的教育观。我们在所有的必修课程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并增大在活动课中科技创新教育的含量,把活动课程编进课表。在具体的操作上,校内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两条线进行:一条线是通过学科组组织,主要在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时间进行活动,各组除开设科普性活动小组外,还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和科技协会组织的常规竞赛项目开设专题小组有针对性进行辅导,逐步形成了学科教育、环境保护、科技制作与小发明、科技创新教育等校本课程体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课程整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创造的精神。另一条线是通过班级、团队的活动时间组织科技活动,进行科技创新教育。
三、目标分层,措施得力,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面广、普及率高。活动课程面向广大学生,通过广
泛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我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能独立开展活动课程,自己选题,组织活动。每年开设的活动课程有20余个小组,任课教师可以按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有目的选择活动并组织实施好兴趣小组的活动。在落实活动小组、人数、活动地点、辅导教师、开设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五个”落实,即指导老师落实、计划落实、组员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
四、增大资金投入,加强硬件建设。
学校在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活动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购置科技创新教育的硬件设备及奖励之用。包括1.增添购置科技创新教育设备、书籍等;2.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比赛;3.奖励获奖的学生、教师;4.请专家到校作报告;5.辅导教师培训费等。年度投入资金约2万余元。目前,我校拥有多功能专用室3间,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并且设置了科技活动室和专用科技教室,用于科技教育和活动的场所,成为展示学生获奖的科技创新作品,学生进行科技宣传、科技交流、科技小竞赛的活动场地。
五、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科技创新教育于活动之中。
每年的五月中旬,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校园艺术与科技文化节活动。做到项目落实、人员落实、质量落实、安全落实。学校把搞好校园艺术与科技文化节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综合素养成果的大展示。内容有:植物贴画、电脑作品、七巧板绘画、环保、标本制作、科普小报、科学幻想绘画、科技小发明,科学小论文、学生各类作品展示、社会综合实践、课外兴趣小组、野外综合考察活动成果展。活动场所遍及整个校园,师生们积极参与。这些项目结合学科特点,展示科学原理,联系当前实际,形式活泼、内涵丰富,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探究科学的欲望,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
我们还有计划地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了“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七巧科技大赛”,参赛的作品数量多,获奖率高。通过科学实践与探索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以教师指导,让学生主动自由操作为主;使学生去发现、去积累生动具体的科学经验,体验成功的欢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科学,在探索实践中学科学。
六、创造条件、培训师资,努力提高科技辅导员的水平。
我校一向重视培养科技辅导员,拨出款项让辅导教师购买有关书籍、学习资料等,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校的科技辅导教师马慧娟、信汝云、张晓丽、代玉倩在辅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中,屡次获奖。我校的徐法忠、李大富等多位老师撰写的科技教育论文荣获省和市的奖励。
七、坚持能力培养、注重特色。
1.重实践,培养扎实的基本技能;2.善用脑,培养良好的思维力;3.探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会联想,培养大胆创新的想象力。创新来源于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实践。因此,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发现问题,多问一个为什么,凭借想象,走进奇妙的新天地;5.扬特长,培养合作能力。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好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必须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指引,有一支愿意献身科技创新教育工作、老师爱岗敬业、富有创造热情的高素质科技创新教育工作队伍,引导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八、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和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成果喜人
多年来,我校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和科技协会的工作布置,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科技教育及普及的活动。由于注重实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参加的由中央电教馆组织的《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学科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承担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科技教育中的应用》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两个子课题的研究。这些课题的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并荣获了寿光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使我校科技活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在2011年“全国青少年低碳与气候变化知识网络大赛”活动中,我校的李瑞新等200多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尹月田、徐增亭、李大兴、陈海然等8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学校;2012年4月杨东、尹月田、徐增亭老师辅导的学生徐彩霞、尹子晴、王哲学参加第二十七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徐法忠老师科技创新论文在2013年5月潍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2013年7月在浙江省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的全国第十七届青少年七巧科技总决赛中徐佳琪等9名同学分别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学校获团体二等奖。我校马慧娟老师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双王城卧铺小学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单位;2014年7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实验小学举行的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益智文化为基点,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的全国第十八届青少年七巧科技总决赛中丁晓雨等7名同学分别获全国一二等奖,学校获团体一等奖。2015年7月在浙江省衢州市举行的全国第十九届青少年七巧科技总决赛中杨晓迪、徐明珠等7名同学分别获全国一等奖,学校获团体一等奖。我校信汝云老师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双王城卧铺小学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