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粉碎性骨折67例临床疗效分析
于锐
【摘 要】[摘要]目的: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在临床上采取手术治疗,即髌骨全切除术和髌骨部分切除术。结果:67例髌骨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临床治愈52例,好转1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4.03%。结论:髌骨骨折手术切开钢丝内固定术加石膏外固定,结合患者的密切配合,有计划性地作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手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0(017)029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疗效
髌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也是膝关节的一个组成部分[1]。髌骨骨折是以髌骨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为主要表现的骨折[2]。在治疗中应尽量使髌骨后面是完整的关节面,其内外侧分别与股骨内外髁前面形成关节面,恢复平整,减少膝关节炎的发生。本文就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龄19~69岁,平均44岁。其中,一般性粉碎骨折52例,严重粉碎骨折15例。
1.2 临床表现
髌骨骨折后常发生膝关节肿胀积血,髌前可见皮肤擦伤及皮下血肿,压痛明显,有移位的骨折可触及骨折间隙,被动活动时膝关节剧痛,有时可感觉到骨擦感。 1.3 诊断方法
摄X线片时应采用膝关节侧位及斜位,斜位可常规采用外旋45°位,以避免与股骨髁重叠;既可显示其全貌,更有利于诊断外侧的纵形骨折。 1.4 手术方法
①髌骨全切除术,适用于髌骨无法复位,又不能部分切除的严重粉碎性骨折。切除碎骨块时,应尽量保护其骨膜及股四头肌腱膜。切除后缝合撕裂的扩张部及关节囊,使其恢复到正常松紧程度。之后,将股四头肌腱下拉与髌腱缝合。不能直接缝合者,可用股四头肌腱翻转修补缝合。在股四头肌腱上做“V”形切口,把切下的腱瓣下翻,修补切除髌骨后新形成的缺损部分。术后采用石膏托固定4周,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②髌骨部分切除术,对髌骨上、下极的粉碎骨折,采用修复骨与韧带或肌腱的手术方法(能直接复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不用修复),切除较小骨块或骨折粉碎部分,使髌韧带或股四头肌腱依附尽量靠近髌骨软骨关节面,以防暴露骨端于关节内。手术要点为切除小骨块或碎骨块端,保留上段较大骨折块并修整之,髌韧带在贴近软骨面处钻3个骨洞,以备缝合依附髌韧带。用7号丝线穿过髌韧带全层,并通过所钻3个骨洞结扎缝合线。用丝线褥式重叠缝合修复股四头肌腱膜及其两侧扩张部分。缝合时保持膝关节完全伸直。术后用多量敷料包扎,长腿石膏伸直位固定3周,去石膏后不负重练习关节活动。6周后扶拐逐渐负重行走,并加强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
1.5 疗效标准
1.5.1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①局部无压痛,无纵向扣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④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 kg重物达1 min,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 min,并不少于30步[3]。
1.5.2 疗效评价 ①治愈:骨折对线对位良好,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②好转:骨折对线对位良好,手术伤口愈合。③未愈:骨折对线对位不理想,肢体功能明显受限[4]。
2 结果
67 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临床治愈52例,好转1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4.03%。
3 讨论
骨折就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从组织结构看,骨折就是骨小梁的中断[5]。能够引起骨折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外伤、肌肉拉力、积累劳损和骨骼疾病等。临床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6]。因此。在骨折治疗中,要根据患者骨折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1 髌骨全部切除术
此手术多用于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和移位,以及陈旧性骨折未愈合或畸形愈合、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或老年患者且正患有骨关节病者,否则应尽量保留髌骨。因为全部切除后可影响伸膝功能,出现股四头肌萎缩无力、膝部疼痛、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所以,髌骨全切除后用石膏固定4周后开始练习膝关节活动。 3.2 髌骨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