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绪论部分
【基本要求】
1.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主要是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和用法。
3.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主要是中药材的地域性、道地药材的含义、著名的道地药材)及其他炮制方法。 【重点】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主要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难点与关键】 难点:
中药的四气、五味、炮制、配伍关系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前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1.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特点(主要是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和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主要是中药材的地域性、道地药材的含义、著名的道地药材)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160多种药物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3.熟悉100多种药物的分类、功效、主要应用、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4.了解其它药物的功效、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5. 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
总 论
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 。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的特点;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本草:记载这类药物(植物),指整个传统的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佚名,托名神农,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二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
1
课件
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成书于南北朝,约公元500年,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作者李勣、苏敬等,成书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日本曾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药典早830多年)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首刊于公元1108年,载药1558多种,药后附有方剂以相印证,有学术、实用、文献价值。 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1593),成书于明代(公元1578年),公元1596年刊行,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 6.《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7.《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成书于清代(公元1765年),初刊于1803年,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8.《本草求真》,作者黄宫绣,成书于清代,公元1769年,载药521种,按药物主要功效进行分类。
9.《中国药学大辞典》,作者陈存仁,成书于公元1935年,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收录词目约4300条。
解放后,中药学发展的概况: 《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成书于197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53年出版第一部药典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已出版过八部(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目前每5年修订一次,最新版本为2005年。
《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 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
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2
课件
一、中药质变主要表现:
1、虫蛀: 2、霉腐: 3、泛油(泛糖): 4、色泽变化: 5、气味变化: 6、质地变化: 7、形态的变化: 8、融化与潮解: 9、风化: 二、中药的贮藏养护方法
1、干燥处理贮藏 2、密封贮藏 3、吸潮养护 4、化学药剂养护 5、气调养护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加或不加入辅料(液体、固体)均可。 如延胡索醋制,明矾火煅,槐花炒炭等。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制成熟地,生何首乌与制首乌等。
4.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1.修治(修制)
(1)纯净:保证药物质量。
(2)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
(3)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贮藏、调剂称量。 2.水制 洗,淋,泡,润,漂,水飞。 (1)润 :便于切制。
(2)漂 :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 (3)水飞:便于煎煮、制剂、服用。 3.火制 炒,炙,煅,煨,烘焙。
(1)炒:便于粉碎、煎煮、服用、缓和药性,减轻毒性、副作用,增强疗效。 (2)炙: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轻毒性、副作用,引药入经。 (3)煅:易于粉碎、煎煮。
(4)煨:减轻烈性、副作用,增强疗效。 (5)烘焙:便于干燥。
4.水火共制 煮,蒸,燀,淬 (1) 煮:减毒,增效
(2) 蒸:改变药效,稳定药物质量
(3)燀:便于干燥、贮藏,去掉非药用部分或有毒部分 (4)淬:易于粉碎、煎煮、制剂 5.其它制法
(1)制霜:种子压去油、矿石重结晶 (2)发酵:产生新药 (3)发芽:产生新功效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第一节 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中药治病的原理 “以偏纠偏”
3
课件
中药的作用:(1)治疗作用: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功效 (2)副作用,指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不良作用:(1)毒性反应,指药物对身体的损害性反应;(2)变态反应;(3)特异质反应;(4)药物依赖性;(5)致癌、致畸、致突变。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中药的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的表现形式。 1. 对因治疗功效——治本
包含祛邪、扶正、调整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等方面的内容。 2. 对症治疗功效——治标
是指能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出现的某些症状,具有减轻痛苦,防止病势恶化的意义。 3. 中药的预防功效:中药烟熏、洗浴、佩带或内服。 4.中药的养生保健功效,如灵芝、何首乌等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性能≠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
第一节 四气
1.四气(四性)概念: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与热,寒与凉性质同而程度异。 2.作用及意义:一般来讲,
寒凉性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于热证、阳证;
温热性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用于寒证、阴证。 此外,尚有平性药,是指药物寒、热之偏性不明显,作用较为平和。 3.四性与药物功效的关系
(1)四性与药物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四性只反映药物性质的一个侧面。 4.注意:
A. 四性实质是寒热二性。
B. 每种药物只能有一种性(单一性)。 C. 平性指偏性不明显。
第二节 五味
1.五味的概念:
指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习称五味。 2.五味的作用及意义: (1) 辛味:(气虚、多汗、出血、阴虚阳亢等慎用) 能散——发散表邪-治疗表证;
能行——行血-治疗血瘀证,活血化瘀;行气-治疗气滞证,行气导滞 芳香化湿-治疗湿阻中焦证;芳香开窍-治疗神昏窍闭证;芳香辟秽 (2)甘味:(部分味甘质腻的药物易助湿满中,脾虚湿困者宜慎用) 能补-补益-治疗虚证。 能缓-缓急止痛-治疗拘挛疼痛证。 能和-和中-治疗脾胃不和证; 调和药性-协调药性、缓和药性
4
课件
部分甘味药还能解药、食物中毒。
(3) 苦味:能泄、能燥(阴虚、气虚、气陷者慎用)
通泄-通利小便-治疗小便不利之证;通泄大便-治疗大便秘结等证 降泄-降泄胃气-治胃气上逆之呕吐;降泄肺气-治肺气上逆之咳喘; 清泄-清泄热邪-治热证
燥-燥湿-治水湿病证-寒湿证(苦温)湿热证(苦寒) 苦能坚阴 (4) 酸味:(有实邪者慎用)
能收-收敛-收敛固涩-治疗滑脱病证;能涩-固涩
如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 久泻久痢,遗精、滑精、尿频等 (5)咸味
能软-软坚散结-治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等证;能下-泻下作用-治大便秘结证。
(6)涩味:
能收敛固涩-用于滑脱证,与酸味作用相似(但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药所不具备的作用。) (7)淡味:
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3.味的来源
A.实践味-真实滋味
B.理论味-由药物的作用推出来的味 4.气与味合参:
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 药性和药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质。
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便于指导临床应用。 5. 注意:
A.每一种药物可有1种或多种味 B.主要的味起主要作用
C.性味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有主次之分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浮沉是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2.升浮与沉降的作用:
升浮:属阳,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用于病变在上、在表,病势下陷者。
沉降:属阴,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用于病变在下、在里,病势上逆者。 3.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
升浮-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沉降-多具有酸、苦、咸之味和寒凉之性。 4 . 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1)质地轻如花、叶,大多升浮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