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提高练习
1.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这说明董仲舒( )
A.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 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 C.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 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 2.汉武帝时,《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
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据此可知,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 )
A.否定了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的理念 B.标志着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 C.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 D.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 3.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实
行“独尊儒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 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 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4.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
父、臣议君,是不敬,于是废了谥号。西汉时期又恢复了这一制度,除刘邦谥号“高皇帝”外,其余皇帝谥号中大都有“孝”字。秦汉谥号的废立表明,当时( ) A.谥号是贵族享有的特权 B.大一统王朝的权威加强 C.谥号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D.统治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
5.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
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思想( ) A.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 B.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 C.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 D.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6.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
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 A.主张约束君权 B.支持君权神授 C.迷信崇拜君权 D.主张“大一统”
7.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
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由此可见当时( )
A.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 B.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 C.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 D.太学生拥有一定政治经济特权 8.吕思勉先生说:“诸(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安得谓一经汉武之表彰罢黜,而
百家之学遂微不足道邪?”对此理解正确是( )
A.表彰儒学之后诸学皆绝 B.学识佳者皆成为官员 C.儒学由此得以发扬光大 D.百家争鸣从此时结束
9.有学者指出,董仲舒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和价值祈愿,此一方式能
够相对有力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儒家所自任之道义对王权的规约。这主要在于董仲舒( )
A.倡导“独尊儒术” B.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C.主张兴办太学 D.宣扬“三纲五常”理念 10.(2024·辽宁大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
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的价值。(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
可善治也’”可知董仲舒以巩固汉武帝的统治为出发点,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通过占田的方式来抑制土地兼并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而不是强调商鞅变法与土地兼并的关系,故B项错误;据材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可知土地兼并导致贫富差距悬殊,通过占田的方式缓和矛盾,通过儒家民本思想对商鞅变法进行反思,故C项正确;据材料“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可知董仲舒以巩固汉武帝的统治为出发点,并未否定帝王之制,故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材料两汉“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仍然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地位,故A
项错误;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反映出儒法的融合,而非儒家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两汉“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仍然重视法律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故C项错误;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反映出儒法的融合,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故D项正确。 3.【答案】A
【解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思
想应对社会问题,故A项正确;B项是这一变化的影响,故B项错误;黄老之学的过时,主要原因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但不是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谥号是贵族享有的特权”与材料“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
褒贬给予的称号”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秦汉谥号的废立”,同样是大一统王朝,态度截然相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它主要是对生前事迹的品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于是废了谥号”,结合所学,秦实行法家思想,通过行政命令维护皇帝的权威。“西汉时期又恢复了这一制度,除刘邦谥号‘高皇帝’外,其余皇帝谥号中大都有‘孝’字”,汉以来实行黄老之学、儒家思想,重视皇权的正统性,对先代的总结品评,以及忠孝观念的奉行,故D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A项表述不足以表述“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
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表述不完整,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分封的原则是血缘关系,题目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题目中“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涉及的是家庭关系,与敬天法祖无关,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题目体现了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三纲五常”的思想主张,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可见对君主有一定
的约束力,故A项正确;“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没有解释君权的来源,故B项错误;“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
不能体现对君权的迷信,故C项错误;“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与国家是否统一无关,故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题干提及的是太学生的选送,不是太学生合格后的去向,故A项错误;题干中“博
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太常是中央官员,位列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郡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故B项正确;题干未太学生的教育导师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未提及太学生的政治经济特权问题,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诸学皆绝过于绝对,与材料中“诸(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不符,故A
项错误;太学生员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并非“皆成为”,故B项错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与材料中“经汉武之表彰罢黜”相符,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中“诸(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不符,故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独尊儒术”反应加强思想大一统的要求,但无法对君主进行约束,故A项错误;
“天人感应”一方面主张君权神授,同时也说明了君权在神权面前是受到制约的,即“儒家所自任之道义对王权的规约”,故B项正确;“兴办太学”主要是为了强化儒学在民间的地位,故C项错误;“三纲五常”是为了从思想上强化君主专制的思想,故D项错误。 10.【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为政以德);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行大一统。(4分)
(2)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原因: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的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原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6分)
(3)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增强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写出任意2点即可得4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得出孔子主张以德治民;根据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得出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2)第一小问效果,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而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第二小问原因,孔子的主张不被采纳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而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
(3)根据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结合所学得出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根据材料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得出增强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根据材料三“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并结合所学得出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