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 选择题
1.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A B C D
2. 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3.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4.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 C.对外贸易活跃
B.商业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5. 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
①农民在使用筒车灌溉②唐三彩的制作过程③外国商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④一些妇女在骑马、
打球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 )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避免了民族间的战争 C.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致力于商业贸易发展
7.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 C.文成公主入藏
B.玄奘西游天竺 D.鉴真东渡日本
8.清代诗人赵翼评李白诗说:“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段材料是说李白的诗具有( )
A.浪漫主义精神 B.现实主义精神 C.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 D.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
9.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另一轴是韩干画的《牧马图》……”《送子天王图》是作者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10.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 分别是指( )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颜真卿、顾恺之、李白 D.柳公权、顾恺之、杜甫
11. 唐朝时,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由此最能体现出唐朝时期( )
A.统一国家发展 B.繁荣与开放 C.民族政权林立 D.民族大交融
非选择题
12.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如图)。
(1)请写出材料一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 下图为《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
(2)材料二中的“吐蕃”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唐太宗将哪位公主嫁到了吐蕃?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3)杜甫的诗描写了唐朝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什么?
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材料四 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的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4)根据材料四,回答唐都长安的地位如何。 答案:
1-5:CCDBD;6-11;ACABBB 12.(1)曲辕犁;筒车。 (2)藏族。文成公主。 (3)“开元盛世”。唐玄宗。
(4)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