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一新人教版必修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中后期,排除D项。

18.明朝市镇经济各有特色。如盛泽镇以蚕桑为业,震泽镇居民竞逐绫绸之利,濮院镇专织丝绸,枫泾镇棉纺织业兴盛。这反映出明中后期,市镇经济( )

A.制约了农业发展 C.区域化分工明显

B.生产方式多样化 D.以棉纺织业为主

解析:选C 不同市镇经济的特点各不相同,说明明朝的市镇经济有明显的区域化分工,故选C项;市镇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的,而且经济作物的不断增多也是农业发展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只展示了不同市镇经济的发展特色,而没有具体说明各地的生产方式如何,排除B项;棉纺织业的发展只是众多市镇的一个特色,材料没有比较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比例,所以不能得出以棉纺织业为主,排除D项。

19.西周晚期的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土地交换和土地买卖的记录,甚至还列出了在场作证的王室官员的名字,以作凭据。这说明了西周晚期( )

A.土地出现私有化的趋向 B.宗法分封制严重破坏 C.青铜铸造工艺日渐成熟 D.井田制得到发展和完善

解析:选A 题干“西周晚期的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土地交换和土地买卖的记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知当时已出现土地私有化,故选A项;题干反映的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排除B项;题干未反映青铜铸造工艺的精美,排除C项;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不允许土地买卖,排除D项。

20.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这一建议的意图是( )

A.打击贵族势力 C.贯彻仁政思想

B.增强经济实力 D.扩展秦国疆域

解析:选B 题干未提及打击贵族势力的措施,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等,故A项错误;“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是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实现富国强兵,故B项正确;商鞅是法家思想家,反对儒家仁政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招揽三晋农民来耕地,非侵占三晋领土,故D项错误。

21.西汉立国之初,汉高祖刘邦为迅速稳定统治秩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本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以“遏贪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也”。这体现了( )

A.汉代开始确立重农抑商政策 B.汉代官商勾结现象非常严重

6

C.政治文化考虑影响商业政策 D.汉高祖以墨家思想巩固统治

解析:选C 汉高祖所采取的抑商政策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商人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在统治者看来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会威胁到封建专制统治,故选C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此之前已经确立,A项错误;材料无从体现官商勾结现象,故B项错误;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奉行黄老之学,与民休息,D项错误。

22.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这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 )

A.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 B.适应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 C.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D.推动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解析:选A 材料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在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商大贾,抑制中小商贩,这有利于官营工商业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反映重农抑商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与专制统治无关,排除B项;材料表明的是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未呈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排除C项;材料仅表明政府重视农业,未反映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23.唐玄宗曾下诏:“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并派出御史专门“纠察”。这反映了唐代( )

A.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强化 B.对地方事务管理相当严格 C.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 D.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

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唐代不允许民间随意宰杀马牛驴,主要原因是利用马牛驴辅助农业生产,体现了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对牲畜的管理,没有体现重视农业轻视商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牲畜的管理,没有涉及地方事务管理严格,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民间宰杀牲畜的纠察,不能反映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排除C项。

24.在洪武年间,每过二、三年就可以见到申谕海禁的记载。例如,在洪武十四年、十七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七年、三十年,都有这种严厉的申谕。这说明洪武年间( )

A.中外海上贸易几近断绝 B.闭关锁国已经形成 C.民间对外贸易依然持续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7

解析:选C 海禁政策是严格限制民间的对外贸易,洪武年间,对海禁严厉申谕,说明洪武年间民间对外贸易依然持续,故选C项;海禁政策是严禁民间对外贸易,并没有排除官方贸易,排除A项;闭关锁国已经形成是在清朝,排除B项;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25.如果让你深入研究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你会发现这一政策( ) A.杜绝中国官方对外贸易 B.禁止中国所有船只出海 C.阻止外邦“朝贡”贸易 D.禁止民间出海及对外贸易

解析:选D 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出海及对外贸易,故选D项;海禁不是杜绝官方贸易,排除A项;不是禁止所有船只,官方除外,排除B项;朝贡贸易一直进行,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为耗竭秦国实力,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本为“疲秦”之策的郑国渠却在完工后发挥了“强秦”的作用,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湖州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时期,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陈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

材料二: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了。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总而言之: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0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得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材料一“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

8

础”“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并结合所学,得出中国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水利灌溉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始建于春秋时期”,得出起源较早,据材料二“自粗耕进于精耕”“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得出小农经营,精耕细作,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自给自足,铁犁牛耕;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得出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据材料一“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得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据材料二“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并结合所学得出,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

答案:(1)原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水利灌溉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

(2)特征:起源较早;小农经营;自给自足;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有利因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27.扬州盐商是泛指古代两淮地区的盐业商人群体。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特别是盐商在清康乾时期最为显赫,形成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明清时期都将两淮盐区的最高管理部门设在扬州,使其成为盐政中心。

——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

材料二:扬州盐商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兴建园林、会馆、书院、码头等,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乐善好施,赈灾济贫,积极倡办公益事业,造福于民众,推动了地方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济民的抱负。他们敬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也流及盐商活动的广大区域。

——王雪萍《扬州盐商文化线路》

材料三:扬州盐商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积极观念的熏陶和影响,仁爱、忠 义、礼和、睿智和诚信并存,在商业行为风格上自成一派;另一方面长期被封建落后思想所禁锢,重本而轻末。

——朱迪《扬州盐商衰落原因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扬州盐商文化的积极内涵。(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扬州盐商文化的社会影响。(4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从盐业发展时间、扬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商品经济的

9

促进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等角度分析,分别得出盐业历史悠久、水运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政府重视等原因。第(2)问,依据材料二“兴建园林、会馆、书院、码头等,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济民的抱负”“他们敬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信息,可以得出内涵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救世济民的抱负,儒雅的文化风尚。第(3)问,迁移运用所学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回答。

答案:(1)原因:盐业历史悠久、水运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政府重视。 (2)积极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救世济民的抱负;儒雅的文化风尚。

(3)积极影响:促进诚信经营,改善社会风尚;消极影响:固守传统观念,阻碍经济转型。

28.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明朝农业和手工业发生的变化。(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国内因素,概括白银内流推动的商业发展表现。(10分)

(3)有学者认为,商品经济繁荣促使明朝中后期萌动社会转型。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按照顺序归纳: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手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第(2)问,第一小问国内因素,据材料二“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得出,明政府开放海禁,中国手工业品精美畅销。第二小问表现,从材料二中按照顺序归纳:

10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卷一新人教版必修2

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中后期,排除D项。18.明朝市镇经济各有特色。如盛泽镇以蚕桑为业,震泽镇居民竞逐绫绸之利,濮院镇专织丝绸,枫泾镇棉纺织业兴盛。这反映出明中后期,市镇经济()A.制约了农业发展C.区域化分工明显B.生产方式多样化D.以棉纺织业为主解析:选C不同市镇经济的特点各不相同,说明明朝的市镇经济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gjlo0kjib8c83h0epna2cg5h8inz6016a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