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教学设计
课题:《牧歌》
教材版本: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 课型:唱歌课
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材分析:《牧歌》是一首由上句和下句构成的长调民歌,其曲调悠长, 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演唱《牧歌》,能以自然舒展的声音,深情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用跟唱、模唱的方法学唱《牧歌》,通过讨论、欣赏等方式了解蒙古族长调歌曲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感受,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感受蒙古族民歌音乐特点,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热爱少数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歌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音乐启发学生参与表演及创作,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欢迎同学们的到来,愿这节音乐课成为你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有一句话在艺术界颇为流行,即“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现在进行一个绘画比赛,把同学们分为四组,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语句,随着背景音乐用最简单的线条把你脑海中的场景在纸上描绘出来。(放背景音乐)
师读: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辽阔草原上撒着白银般的羊群。 生:画。(计时2分钟开始)展示并点评。
师:好,这个场景,老师还可以用下面的艺术形式来把表现出来(师边读边演示—喷绘画)。
“我与同学们共同描绘的是一幅令人神往的辽阔的草原画卷,(出示的图片),我们仿佛听到了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请欣赏。
二、学唱歌曲《牧歌》 (一)、学唱旋律(采用听唱法)
1、请欣赏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播放视频。)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简介歌曲:(这首歌曲结构短小、共分两个乐句;歌词简朴形象(蓝天、白云、绿草、羊群、牧人)展现了辽阔草原的美丽与安静,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草原放牧图。
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唱《牧歌》。(出示课题)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蒙古族民歌。 3、蒙古族民歌按旋律形态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牧歌》这首歌曲属于(长调)。 播放视频介绍长调
学生欣赏后谈谈感受,然后老师小结:节奏自由,旋律悠长。(放音频)。 4、请仔细聆听歌曲,找出悠长的旋律(二拍半,划拍子唱)。 5、请哼唱旋律
a、随琴慢速打拍子哼唱旋律。师右手弹琴左手打拍子。提示拍号、换气记号。(找一位同学指出)引导学生找出的是重点、难点。
b、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这两个乐句在旋律上有什么不同呢?(前面一个乐句哪个音出现的多——5在音域上要高一些),后一个乐句哪个音出现的多——1(在音域上要低一些。)
C、请用“a”演唱歌曲的旋律。运用缓吸缓呼的呼吸方式来哼唱。
悠长气息发声的要求:缓慢吸气,保持两秒钟,小腹控制;缓慢地发“si”这个音,像蚕吐丝那样均匀,越长越好。
(二)、填词演唱
1、请试着随琴轻声填歌词分别演唱第一段、第二段,然后完整地随伴奏音乐演唱。 (老师根据学生演唱情况及时点评) 2、老师有感情地边弹琴边示范演唱。
3、请同学们完整地随伴奏音乐演唱。读一读并找出带有色彩的词(蓝天、白云、绿草、羊群)注意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式、换气以及长音的保持。(划拍子唱)
(三)、歌曲处理
1、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
师: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第一句:蓝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绿草羊群
音也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教师在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的空间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去评述本歌的情绪、线条,并让学生体会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后进行鼓励,提高其积极性)
2、分组演唱:(可分男女声部,)
3、女声组唱第一乐句词时男声用(a)弱唱。 4、男生组唱第二乐句词时女声用(a)弱唱。 第一段完成后,第段再反过来练习。
唱的时候心中要有画面感,要带着对草原喜爱的感情唱。 三、拓展:欣赏合唱《牧歌》
师:《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各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1)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感受音乐美。 师引导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 2)你们更喜欢哪一首《牧歌》呢?为什么? (更能显出草原的宽广、音色空旷优美)
3)老师请你们用自然舒展声音、深情赞美的情感来演唱《牧歌》,(产生意境美,唱时心中有画面感)
课后作业: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蒙古民歌、蒙古歌手,并自由选择一首歌曲演唱,下节课将进行展示与交流。
小结:这节课我们对蒙古族民歌有了基本的了解,学唱了《牧歌》,欣赏了无伴奏合唱《牧歌》。通过画作与乐曲的相互配合,能够“聆听”绘画,“描绘”音乐。希望同学们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并传承下去。
(谢谢大家,再见。)
《牧歌》学情分析
本年级同学们正值少年时期向青春期的过渡,对青春充满向往和好奇,生理、心理日趋成熟,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音乐课充满期待,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里,首先,注意教学切入点导入,其二,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用简练精悍的语言承上启下,将教学细节环环相扣,使课堂既生动又活泼,从而激起同学们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