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考前复习重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前复习重点 00009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流通规律的一般原则,适用于A.资本主义社会 B.人类一切社会C.一切存在商品经济的社会D.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2.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根本职能是A.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B.满足劳动者的消费需要C.为四化建设服务D.联结生产和消费并为生产和消费服务3.社会主义信贷的基本职能是A.把债权人和债务人联系起来B.充分利用国家预算资金C.使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发挥作用D.吸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生产和流通4.我国价格改革的方向是A.形成由国家不断调整价格的机制B.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C.形成由国家集中统一制定价格的机制D.建立完全由市场自由决定价格的机制5.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是A.单一的商品市场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C.垄断和分割的市场D.封闭和无序的市场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是以A.商品供求关系为基础B.货币发行量为基础C.竞争为基础 D.价值为基础7.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处于A.再生产起点的地位B.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地位C.再生产终点的地位D.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中间环节地位8.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格管理体制,就必须A.强调由国家集中统一定价的管理方式B.强调由地方分散自主定价的管理方式C.改变单一的国家统一计划定价的管理方式,实行多层次的价格管理方式D.改变单一的国家统一定价,实行全部由市场自发调节价格的方式9.所谓合理的价格体系,主要是指A.让全部商品的价格长期固定不变B.不同地区的同类商品价格应该完全一致C.同类商品在不同季节应该有同样的价格D.在同类和不同类商品之间应保持合理的差价和比价10.价格上涨,引起供给增加和需求减少,这种现象是价值规律的作 20.国家对物价实行必要的管理和调节是A.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行为B. 价格形成市场化的障碍C. 维护正常价格秩序的需要D.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临时措施2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商业企业盈利的最大化 B、促进生产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 C、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D、促进社会主义分配的实现22、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风险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包括A.商品的比价体系B.工农业产品的比价体系C.商品的差价体系D.工业品的比价体系E.农业品的比价体系2.社会主义国家回笼货币的渠道主要是A.商品回笼B.行政回笼C.服务回笼D.财政回笼E.信用回笼3.加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主要是要A.大力发展物质产品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B.建立和发展金融市场C.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D.发展技术信息市场E.发展房地产市场4.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重要意义在于A.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B.促进生产发展C.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D.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途径E.实现人个消费的重要途径5.我国原有价格体系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A. 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价格比例关系混乱 B.同类产品的质量差价没有拉开C.一些商品的购销价格倒挂 D.某些第三产业的收费过低E.矿产品、原料和能源价格太高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直接影响商品价格形成的因素有A.商品的价值 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C.商品的供求关系D.纸币的发行量E.国家的经济政策1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是A.多种所有制商业并存的市场 B.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市场C.多条商品流通渠道的市场D.多种专业市场并存的统一市场E.多流通环节的市场13.社会主义的国家银行是全国的A.信贷中心B.结算中心C.现金出纳中心D.经济信息中心E.货币发行中心单项选择题:1. C 2. D 3.D 4.B 5.B 6.D 7.B 8.C 9.D 10.D 11.D 12.B 13.C 14.D 15.C 16.A 17.B 18.A 19.B 20.C 21.B 22.A 多项选择题1.AC 2.ACDE 3.ABCDE 4.ABCDE 5.ABCD 6.ACDE 7.ABC 8.ABCDE 9.ABC10.ABDE 11.ABCDE 12.ABCD 13.ABCE 5.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关系,就必须A.重点抓好微观经济效益,放弃宏观经济效益B.重点抓好宏观经济效益,放弃微观经济效益C.提倡宏观服从微观,维护企业利益D.提倡在微观服从宏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微观经济效益6.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A.由集约型向粗放型转变B.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由质量效益型向数量扩张型转变D.由内含式扩大再生产向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转变7.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标志是A.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B.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C.资本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D.劳动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的是A.粗放型增长方式B.外延型增长方式C.比例协调和结构优化D.货币发行与增加就业9.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C.尽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加速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10.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的产业是A.农业 B.工业 C.信息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11.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第二步的目标是使人民生活A.彻底摆脱贫困B.达到温饱水平C.达到小康水平D.达到富足水平1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就是要A.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内部建立起最优或最佳比例关系B.实现经济宏观总量与微观总量的平衡C.解决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的问题D.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3.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意味着从A.内涵型向外延型转变B.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C.单纯消费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D.非经济机制型向经济利益型转变14.从历史发展来看,国民经济各部门赖以独立化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A.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B.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C.国有企业的改革D.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5.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两者A.既是统一的,又存在一定矛盾B.是完全一致的,彼此互相促进C.是截然对立的,彼此按相反方向发展D.没有内在联系,它们互不相关16.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产业部门是A.工业 B.商业 C.建筑业 D.农业17.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是A.抑制需求B.扩大内需C.实行赤字财政D.依赖国外市场18.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和基本的立足点是A.计划生育B.增加利润C.承包经营D.扩大内需19.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A. 实行人口有计划增长的必然趋势B. 培育和发展现代流通形式的必然趋势C.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D.企业实行公司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20.农业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基本物质资料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农业A.生产不适合发展为社会化大生产B.生产的发展总是落后于其他各行业D. 生产完全依赖自然,听命于自然D.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21、科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是 A、微观经济效益大于宏观经济效益 B、微观经济效益小于宏观经济效益 C、微观经济效益等于宏观经济效益 D、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结合22、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是a) 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率 B、必须提高经济效益 C、必须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D、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变动的总趋势是A.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B.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质量日益提高C.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D.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E.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A.它为国民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料B.它为国民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C.它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D.它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E.它为外贸提供出口商品单项选择题:1. A 2. D 3.D 4.B 5.D 6.B 7.B 8.C 9.A 10.A 11.C 12.A 13.B 14.D 15.A 16.D 17.B 18.D 19.C 20.D 21.D 22.B 多项选择题1.BCE 2.ABCDE 3.ABCE 4.BC 5.CD 6.ABD 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A.国家预算B.劳务费用C.商品价格D.利息2.社会总产品扣除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那部分产品价值是A.工农业总产值 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 D.国民收入3.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行为的是A.物质生产单位发放工资 B.物质生产单位上缴税利C.物质生产单位留利 D.国家预算拨款4. 社会主义财政对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职能是通过A.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来实现的B.筹集资金和供给资金来实现的C.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来实现的D.社会保险和社会优抚来实现的5.下列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是A.国家预算拨款B.物质生产单位发放工资C.银行支付利息D.国家利用价格体系调整价格6.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内A.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B.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物质资料价值的总和C.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D.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消费资料价值的总和7.正确处理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关系的原则是A.只要把微观经济效益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就必然会高B.只要把宏观经济效益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就必然会高C.二者兼顾,把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统一起来D.分别处理,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互不相于8.由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固定资产折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考前复习重点

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前复习重点00009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流通规律的一般原则,适用于A.资本主义社会B.人类一切社会C.一切存在商品经济的社会D.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2.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根本职能是A.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B.满足劳动者的消费需要C.为四化建设服务D.联结生产和消费并为生产和消费服务3.社会主义信贷的基本职能是A.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gg071e2on58u602x74s2b61z97lf1017j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