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传热综合实验装置
说明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实训室
2016.11
.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i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掌握对流传热系数?i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3.学会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0.4中常数A、m的值。 4.由实验数据及关联式Nu=ARemPr0.4计算出Nu、Nu0,求出强化比Nu/Nu0,加深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内容:
1.测定5-6组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i。 2.测定5-6组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i。
3.对?i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确定关联式Nu=ARemPr0.4中常数A、m的数值。
4.通过关联式Nu=ARemPr0.4计算出Nu、Nu0,并确定传热强化比Nu/Nu0。 三、实验原理:
1.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及准数关联式的确定: (1)对流传热系数?i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i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通过实验来测定。因为?i<
Qi (1)
?tm?Si Si—管内换热面积,m2; ?tmi—管内平均温度差,℃。
平均温度差由下式确定: ?tmi?tw?tm (2)
1 / 12'.
.
式中:tm—冷流体的入口、出口平均温度,℃; tw—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tw 来表示,由于管外使用蒸汽,所以tw近似等于热流体的平均温度。
管内换热面积: Si??diLi (3) 式中:di—内管管内径,m;
Li—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由热量衡算式: Qi?Wicpi(ti2?ti1) (4) 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 Wi?Vi?i (5) 3600式中:Vi—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3 / h; cpi—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 / (kg·℃); ρi—冷流体的密度,kg /m3。
cpi和ρi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tm?tw, Vi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
ti1?ti2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ti1,ti2, 2(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
Nui?AReiPrin. (6)
其中: Nui?c?ud??idi, Rei?iii , Pri?pii ?i?i?im物性数据λi、cpi、ρi、μi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兰特准数Pri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
(7) Nui?AReiPri0.4
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Rei与Nui,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和m的值。
2.强化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及强化比的测定:
m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