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ariable變項:依不同數值或類別出現或變動的一種屬性,如性別(類別變動代2. 3. 4. 5. 6.
表不同的性別)年齡、收入(依數值的變動代表不同的年齡與收入)。
independent variable自變項:指研究者能加以系統化操弄或安排變項,此種變項常是研究者懷疑造成某種事件或現象的「因」。
dependent variable依變項:指隨著自變項之改變發生改變,而無法加以操弄的變項,也是研究者所要觀察或蒐集之受試者的行為數據。
intervening variable中介變項:指介於自變項和依變項之間一切對依變項會產生作用的內在心理歷程而言,例如受訪者的意願、態度、動機與興趣等。 latent variable(潛在變項):
measurement scale測量尺度:nominal variable, ordinal variable, internal variable and ratio variable。
7. nominal variable名義變項:指利用名稱或數值來分辨人、事、物之類別的變項。 8. ordinal variable次序變項:指可利用數值或名稱來加以排序或賦予等第的變項。 9. internal variable等距變項:指可以賦予名稱(類別)並加以排序,且可以計算出10. 11. 12. 13. 14.
其間差異之大小量的變項。
ratio variable等比變項:指可以賦予名稱、排序,並計算出差異大小量,還可找出某比率(倍數)等於某比率的變項。
variance變異數:一組數值離均差平方和之平均數。 control group控制組:指不接受實驗處理的受試者。 experimental group實驗組:指接受實驗處理的受試者。 randomization隨機化:指受試者被選中的機率是均等的。
15. matching比對配合:要設法使某兩組在實驗之前相同或相等的方法。 16. systematic bias系統性偏差:研究工具無法依目的正確的測量。
17. population母群體:指所有研究對象的組合體,這些組合體由許多的獨立單位、
元素所組成。
18. sample樣本:指母群的部分集合。
19. sampling抽樣:從群體中抽取部分樣本,然露透過對這些樣本的研究,而把研究
的結果推論到樣本來自的整個母全體。
20. research研究:運用科學方法,以解答問題或驗證假設的歷程。
21. cross-sectional study橫斷性研究:指在同一個時間裡,蒐集並分析不同年齡之受22. 23. 24. 25.
試者資料的一種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縱貫性研究:指運用相同的一群受試者,經由長時間的蒐集資料,以分析和比較的研究。
deduction演譯法:從一個合乎邏輯但較為抽象的理論或概念開始,逐漸具體化到具體的實證證據當中。
induction歸納法:由特殊例證推論成為一般法則的理論建構方法。
dichotomous variable二分資料變數:將事情或事件二分,如將受試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等兩組。
26. ecological fallacy區位謬誤:研究的分析單位與研究結果的判斷單位有時會有不27. 28. 29.
對稱、不一致的現象,而冒昧的下結論,會有解釋錯誤的可能。
external validity外在效度:指一個研究之研究結果能普遍推論到母群或其他相類似情境的程度。
internal validity內在效度:指一個研究之研究設計能正確說明研究結果,或呈現自變項與依變項之因果關係的程度。
trend study趨勢研究:研究社會現象變遷與發展的趨勢,通常為五年、十年或是更久,所以它是相關主題、不同時間、不同樣本的研究,如近十年中移民與死亡率的發展研究。
cohort study族群研究:研究相關主題、特殊族群,在經過一段相當時間後,其行為或現象改變,故研究對象來自同一母群體、相同性質,卻非原本的樣本。
30.
31. panel study同組研究:研究相關主題、相同樣本在不同時期內的變化情形。 32. antecedent variable前導變項:主要的作用是要找出因果關係的次序,是一個真正
有效的影響力,它並非始自變項與依變項的關係消失,而是澄清先於這個關係的一些影響力。
33. extraneous variable外加變項:指自變項之外一切可能影響到依變項的客觀因素而
言,例如研究的物理環境以及受試者的性別、身體機能、年齡、教育程度、及職業類別和社經水準等可以辨認的因素均屬之。
34. test-retest reliability再測信度:指用同一測驗,對同一群受試者前後測驗兩次,
再根據受試者兩次測驗的分數,計算其相關係數,此係數為該測量的信度係數。 35. type I error第一類型錯誤:虛無假設為真時,拒絕虛無假設。
36. Type II error第二類型錯誤:虛無假設為假時,不拒絕虛無假設。
37. hypothesis假設:假設的設定就是對研究的變項處理設定一個方向,也就是反應
研究者對研究結果所做的推測,好的假設可以呈現一個清楚的目標,並提供研究考選擇可以達到此一目標的過程。
38. null hypothesis虛無假設:檢定時對群體的參數所做的一個暫時性的假設。
39. alternative hypothesis對立假設:是於虛無假設外另外定義的一個假設,它與虛無
假設的敘述相反。 40. APA style(APA格式):APA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學會所擬議出來的格式,最近十
幾年來,有愈來愈普遍的趨勢,主要原因是簡單清楚,社會科學的期刊論文中採41. 42. 43. 44. 45.
用頗廣,社會工作領域中採用者亦多。 face validity 表面效度 不會考
generalization普遍化(通律):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現象或事件之間的關係的敘述,因此,通律有預測的功能。 post facto 事後檢定
comparison group對照組:指兩組受試者,一組為控制組,另一組為實驗組。 experimental study實驗研究:為了瞭解問題,用精密的實驗方式來處理,就是實驗研究。可分為實驗室研究與實地實驗。
46.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準實驗研究:當某些情境不能用真實的實驗方法來控制
變異量時,我們就利用準實驗設計的方法,這種方法雖不能完全符合實驗設計中的嚴格要求,但是大體已抓住了科學的精神與實驗應有的態度,只是礙於現實,無法把整個實驗的精神完全落實。
reliability信度:指研究的信賴度與一致性。受訪者被訪問時的回答,或受測時的分數,若再施測一次,或再訪問一次時,其結果應該相同。
split-half reliability折半信度:把問卷折成一半,然後再看受訪者在這兩半測驗上的分數,計算其相關係數,則為折半信度。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內容一致性信度 :與複本信度相同意思。 interview訪問:指透過有目的的對話以蒐集資料的歷程。
level of significance顯著水準:顯著水準分為三種:.05、.01和.001。其大小會影
47. 48. 49. 50. 51.
響考驗結果。
52. mean平均數:一組數值之總合除以此組數值之個數而得的數。
53. mode眾數:指在一個分配裡次數出現最多、最典型或普通的數值。
54. median中位數:指在次數分配中位居中間的數。
55. operational definition操作性定義:為了易於了解變項的明確意義,便於資料的收
集,我們在研究中就必須對各個變項賦予操作型定義。
56. paradigm典範:是一種公認的科學成就,在某一段時間內,它們對於科學家而言,
是研究工作所要解決問題解答的範例。
57. parallel-forms reliability複本信度:測驗的題目是無限多的,但是只從中擇取一部
分的題目來測試受試者。儘管題目不一樣,其所得的分數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58. purposive sampling立意抽樣:研究者依據自己的研究目的及對母群體的了解來選
取樣本。
59. qualitative study質性研究:少量、深度、多變項觀察的個別化研究模式,其目的
可能是探索性的或為創新理論的研究。
60. quantitative study量化研究:為了產生較精確的數據,驗證某一或某些研究假設
或做推論所進行之大量、廣度、觀察變項較少的集體化的研究模式。 61. questionnaire問卷:調查情況用的問卷。
62. quota sample配額抽樣:對所要觀察的事件或訪問的樣本作配額的取樣,選擇某
種特質、某種數額的樣本。 63. random error任意錯誤:任意錯誤是統計波動,由於測量設備的精確度侷限。任
意錯誤通常起因於實驗者的無能確切地採取同樣測量,用同樣方式得到確切同樣的數字。
64. Mutually exclusive互相排斥事件:二次事件是互相排斥,他們無法同時發生。 65. Content analysis 內容分析:為了對某問題作進一步的了解,所以針對其溝通或文
件的內容,作較詳盡的分析。 66. Retrospective studies 回溯研究: 67. Retrospective-prospective 回溯預測: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相關係數:用以表示兩個變數間直線相關的強度及方向的參數或統計量。
68. Observation 觀察:
6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參與者觀察:研究者進入研究情境裡,透過觀察以收集資
料的歷程。
70. Pilot study 先導研究
71. Sample size樣本大小:樣本內之樣本單位的個數。 72. Systematic sampling 系統抽樣:
73. Simple random sampling 簡單隨機抽樣:這是隨機方法中最單純的一個方式,但
必須先取得母群體,對母群體相當能掌握時,才能進行。 74. Stratified sampling 分層抽樣:
75. Cluster sampling集叢抽樣:先將母群分成若干個群,這些群稱為叢集,再依隨機
原理抽取若干個群當樣本。 76. Bias偏差
77. Meta- analysis 後設分析
78. Multiple-baseline design多元基準設計 不會考
79. Regression 迴歸:您可以利用「線性迴歸」來估計線性方程式的係數,此線性方
程式跟一個或多個自變數有關 (這些自變數可以正確地預測依變數值)。例如,您可以根據年齡、教育水準、經歷之類的自變數,來預測一位推銷員的年銷售額 (依變數)。
80. Multiple Regression 多元迴歸:周429 :分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變項對依變項81. 82.
的影響。
Narrative analysis 敘述分析
Paired t-test 成對樣本T檢定:兩個母群體平均數相等之虛無假設的統計檢定。它是用在兩個組別的觀察值能夠以某種方式配對時 (例如,在治療前後觀察同一個人), 配對是用來使兩個組別儘可能類似。然後組別間的觀察差異就可以更容易地歸因於感興趣的變數。 Probability sampling 機率抽樣
Focus –group interview焦點團體訪談:
Delphi skill 德懷術:集合專家意見的集體決策技術,藉著不斷的意見整合所設計
83. 84. 85.
的問卷調查,使這些專家可以達到共識的研究方法。
86. Snowball sampling 滾雪球抽樣:此方法運用在某一特殊人口中,只熟知某一少部
份人時,從已知的人數去蒐集資料,並請他們介紹其週遭朋友或其他可能適合接受訪問的案主。
87. Standard deviation 標準差:周236
Secondary analysis 次級分析法:是指對某現存已有的資料作更進一步的分析,以呈現新的結論或解釋的一種研究方法。藉由別人所蒐集的資料,把適合我們研究的原始資料再拿來作分析。
88. Self report 自我報告
89. Error 誤差:指測量結果偏離真值的程度。
90.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變異數分析:在考驗三組或三組以上平均數之間的
差異,主要可分成單因子和二因子二種考驗。
91. Code book 代碼表:其功能為界定問卷或測驗之數字代碼的意義,並讓人了解變
項在電腦資料檔上的位置。
92.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效標關聯效度:又稱實徵效度,是使用統計學的方法,
分析測驗分數與某一效標之間的相關程度,相關程度高者,代表有高的效度。 93. Contingency table列聯表:表列出兩個名義變項組合的次數分配、總和。是2*2
方形列聯以上的變項關係分析。 94. Convergent validity 集合效度
95. Criterion validity效標效度
96. Likert scale 李克特量表:李克特量表在社會調查中最被廣為使用。對每一個問題
都給予相同的重要性及權重為其假設;此量表並非就態度的本質進行測量,而是受訪者彼此的相對強度;本量表有關態度的測量,經常都是分五種等級來表達(非常同意、同意、無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97. Ethnography 民族學 98. False negative錯誤否定 99. False positive錯誤肯定
100. Investigative 調查investigation資料 101. Survey 調查法 周168
102. Item analysis 試題分析:周370
103. Factor analysis 因數分析:主要在評估測驗的建構效度,亦即在說明所編製的測
驗,到底涵括了多少個向度或層面。
多变量分析名词解释上课讲义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