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第2课时)教案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精选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学时 地球的运动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设计思路】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无疑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学习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是研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前提,教学方法上需要采用比较分析法从方向、周期、速度方面来比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从而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要充分利用教材及地图册中的示意图片,结合地球仪等直观教具进行复习。要借助实际演示建立空间观念,并落实在图上,从而培养自己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记忆能力等。要学会利用图解法,进一步加深有关知识的理解。如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图解。要采用逆向思维法,突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如若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那么对同纬度地区地方时的早晚,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习中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要注意总结规律和方法,如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地方时和日期的计算方法等等。

可编辑

精选教案

【知识构建】

本讲的主要知识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的影响;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章义:四季的形

地球运动 太阳运行轨迹图 的判断及应用 光照图的判断及晨昏线的应用 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运动 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运动 变化及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四季和五带 图1

成、正午大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黄赤交角及地理意义。

3. 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特点,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探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4.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比较等方法,形成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该讲内容理论性较强,在日常生活中虽有直观感受,但并没有形成概念,如何使日常观察到的熟悉的现象,从感性认识提升到形成概念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可编辑

精选教案

根据考试说明结合近年高考考查内容,可将本讲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课前准备】

主要突出“回扣教材、夯实基础”的目的,对知识内容、体系进行梳理和建构。方法上可采用对主干知识的再认、知识网络构建等。同时列出在前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疑问和困惑。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 教学 教师活动 内容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地检查学生课前对学案的完球运动的认知基础及差学情 诊断 成情况,特别关注学生在前学生回答。 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疑问况与学习需求;合理调整和困惑。 教学计划。 投影近年高考命题中的主要考查内容和方法: 仔细阅读和体会,注意回高考命题感知 1.以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顾和反思自己对相关知考查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与2.以图文结合、图表结合方高考要求的达成和不足。 针对性 式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的学习能有的放矢,更有清楚的感性认识,使下面让学生对高考要求有更异表现;了解学生预习情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可编辑

精选教案

3.结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或日照图示考查季节判断、地球上日照状况、某一区域或季节气候特点、河流水文特点、自然景观、农事活动、盛行风向、旅游资源等。 学习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目标 键词。 展示 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读图2、图3观察分析地球运动速度,归纳其特点。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意注意。 ①朗读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图2

教学 教师活动 内容 地球的自转运①投影“地球自转速度”(图①读图,注意地球自转角学生活动 图3

设计意图 学会比较、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2)和“地球公转速度”(图3)。 速度和线速度随纬度变②展示导学问题:你知道同步化状况,思考自转线速度可编辑

精选教案

动和公转运动 卫星与地面对应点相比,自转速度的异同吗?远日点与夏至日,近日点与冬至日的天文含义相同吗?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④投影“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状况比较表”(图1)进行小结。 还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从时间和空间变化,去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及对应的时间。 ②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作出回答。 认识地理事像。

表1 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状况比较 比较项地球自转 目 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运动轴心及轨道 极星附近,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 (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方向 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地球公转 可编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第2课时)教案1

精选教案宇宙中的地球第二学时地球的运动【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设计思路】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无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gb530x3im9ersa9pruq6ksx797jp100wq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