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垃圾的回收现状、政策分析及其建议
黄惠娥,李丽萍,吴晓滨,卢耀贵
【摘 要】摘要:随着我国电子产品使用的快速增长,电子垃圾的资源回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实现有效的电子垃圾回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我国电子垃圾的回收情况和主管部门政策的分析,借鉴国外已证实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电子垃圾回收提出建议。
【期刊名称】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年(卷),期】2016(009)010 【总页数】4
【关键词】电子垃圾;回收;政策分析
电子废弃物(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又称电子垃圾,电子产品在使用后被淘汰报废就成为电子废弃物。伴随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子电器设备的广泛使用,电子垃圾已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固体垃圾之一。据统计,仅2012年全世界产生的电子垃圾就有4 890万t,全世界每人约产生电子垃圾7 000 g[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0年公布了一份调研报告称,我国电子垃圾每年产生量超过230万t,仅次于美国的300万t,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2]。据中国再生资源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电子垃圾总量达350万t,预计每年还将以5%~10%的速度增长,同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很多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也被倾泻到中国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果不能够处理这些电子垃圾,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采取科学方法来解决电子垃圾的回
收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综合分析了近年来一些有关中国电子垃圾现状的文献,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据此提出电子垃圾回收方法的建议。
1 中国电子垃圾的回收现状及政策分析
1.1 相关法规
2003年以来,中国相继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电子废弃物的收集、处置方法均做出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主要出台的法律法规如表1[3,4]所示。 1.2 相关法规执行中的问题
虽然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电子垃圾的法律法规,但其中还存在一些待完善的问题,主要归纳如下。
1.2.1 在立法上,国内现存的法律法规并不是特别适用于我国目前的情况,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大多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厂商规模小,更替快,直接照搬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不适用于我国的特性。同时,我国缺乏贯穿整个电子产品周期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二手市场的可行性政策[5],也缺少相对的管理和监督制度。
1.2.2 在执法上,对于电子垃圾回收管理的工作,没有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多个政府部门如环保部、工信部、商务部等均有工作职责,职责交叉不清,易导致执法时的混乱。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方与中央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各地区缺少执法和监督机构,使得法规的执行力低。例如,贵屿拆解示范区在2005年获批后未能投入运营,而成为了电子交易市场,推行环保设计、禁止露天焚烧等要求也难以落实。
1.2.3 在实际操作中,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过程的责任和费用责任主体不明确,
没有运行良好的回收网络。正规企业的运行成本高、但服务便捷性却低,导致回收不到足够的物资,运作体系十分低效。戴尔在美国年均可回收废弃电脑35 000 t,而在中国只能回收约550 t;北京华星环保公司自2007年运营以来几乎没盈利;杭州大地环保等也都处于半搁置状态[6]。 1.3 电子垃圾的回收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如今国内电子垃圾的回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7]:一是通过商贩上门收购;二是通过社区垃圾回收站收购;三是旧货市场收购;四是由产品制造商直接回收;五是某些家电销售商使用家电“以旧换新”的形式回收。回收方式回收后,大多卖到旧货市场或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的集散地。但由于国内对这些电子垃圾的回收缺乏统一的管理,在利益的驱使下,我国电子垃圾的回收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3.1 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及其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主要还是通过小商贩进行回收,他们受利益驱动,提取了其中有用的部分,却随意丢弃剩下的含有环境毒害物质的部分,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而正规的回收企业能回收到的电子废弃物却比较少。据统计,北京市从事电子废弃物回收的小商贩人数约有10多万人,专业从事电子废弃物回收的企业却不到10家。
1.3.2 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回收业务量少
按照国家要求,正规企业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置,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样一条生产线大概就要花费几千万,并且在传统小商贩的冲击下,企业回收不到足够的原料,投资后回报率低,导致生存困难。北京市通过正规渠道回收的电子废弃物不足10%[8],家电回收的政策虽然能够促进正规企业的电子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