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梦里纸墨香
025450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一中高一·十九班 王欣宇
毛笔轻触墨汁,任凭黑色在笔尖蔓延,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灵秀的字跃然于纸上。手腕灵活挥动,所到之处都留下一片洒脱不羁,一份挥洒自如。
在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科技无处不在。电子邮件、聊天工具,微博代替了手写书信。快捷的传送代替了原始的邮寄,极高的效率代替了漫长的等待,先进的科技代替了原始的方式。
同时的,了无趣味的电脑铅字,也代替了横平竖直的手写体。
我喜欢写信,手写的字迹总比打印出来的有味道。字的结构和框架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形体表达着不同的情感。“笑”让人似乎看见女子的柳叶眉弯出好看的弧度,恬静的笑容绽放在年轻美好的脸庞;“哭”让人似乎看见孩童咧开少了一颗门牙的小嘴,泪珠儿紧跟着划过脸颊,打湿了衣服的花边;“怒”让人似乎看见爷爷涨红了脸,吹胡子瞪眼睛的可爱模样。
我喜欢执一枚小小邮票,郑重地贴在信封上。指尖拂过,满是厚重的踏实感。期待它带着我对亲人的关怀、朋友的挂念漂洋过海。而另一端的收信人,也带着满怀的想念,翘首以盼。我想,这样一张充满情谊的信纸,比一封生硬的电子邮件来得温暖吧。
当今时代,有多少人虽一副中国人的面孔却早已忘记汉字的写法?有多少人整日与E-mail打交道却不曾收到过一封字迹娟秀的手写信?有多少人自称学识渊博却在被要求写汉字时留下尴尬?有多少人享受万众瞩目却因为一个签名被批判得无地自容 ?中国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银河中最流光溢彩的一颗星,怎能因为时代进步了就让它黯淡无光呢?
在我看来,中国是一个“梦”一般的国家。她上下五千年的丰富历史,她华丽壮观的大好河山,她浩如烟海的精深文化,都似“梦”一般美好。中国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时代进步得再迅速,科学发展得再完美,我们也坚决不能丢弃这中国文化,这独一无二的中国汉字。
放下鼠标和键盘,阖上双眼,做一场有关文字的中国梦吧。 空气里飘来一丝墨香,我轻嗅,那是中国梦的味道。 【点评】
作者化大为小,摒弃了着眼宏大历史纵横捭阖的通常写法,选用了手写书信的衰落作为写作内容,与“我的中国梦”巧妙对接,情思浓郁,成就了美文。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梦碎纸墨间
025450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一中高一十九班 吕松霖
当他第一次嗅到墨香之时,那股微臭的气味随着老人那叹息的话语,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于是,梦在他心里慢慢形成……
他是个残疾人。有一年他替人到生产队看锅炉,突来的大风将他所在的草棚吹倒了,火光乍起……最终,他的命保住了,却落下了全身大面积烧伤、仅剩两根残指的终生残疾。那年他才19岁。
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遇见那个老人的。只知道在遇见老人之后,他便像着魔了似的,虽然依旧每天太阳没升起来,就去帮邻居那个不能动弹的老婆子拾粪、开火,然后去做些杂活维持生计,但每天晚上,他就拿出用那些辛苦积攒的钱买来的宝贝——两支毫毛外乍的破笔和一小瓶子墨汁,用破毛笔蘸着被兑水到几乎看不出成色的墨水,在破报纸的两面,用他仅剩的两根残指艰难地抓着笔,反复练着那晦涩深奥的“永字八法”。
他的精神令人敬佩,但他没想到这反复磨开又长起、直至血肉模糊的两根残手指,日后却要了他的性命。
正所谓天道酬勤,他的小楷与碑帖上那一个个笔法刚劲、玲珑秀润的欧书越来越相像。渐渐的,逢年过节,周围的人都来找他写对联,起个名什么的,他也很愿意帮助别人。
那些找他写对联的人回去转亲告友,说南面有个先生字写得真好,就让自家的孩子也去学。就这样,他的小小书法培训班成立了。
记得刚开始教学生的时候,他很开心,嘴里不停嘀咕着这下可好了,没有人知道什么意思。
可是,孩子考学和毛笔书法没有任何关系,学习毛笔书法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年复一年,他从坚持不收学费到最后无奈收下了家长们的钱——他实在太穷了。可是,他用攒下的微薄收入置办了几份字碑、几根毛笔和几个砚台之后,就实在过不下去了。
然而,生活再一次沉重打击了他。
有一天,当他正抓着小孩的手,给孩子示范拿笔姿势的时候,忽然觉得那两指一阵剧痛。后来,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这是反复感染不停压迫神经造成的,是骨癌。
他却淡然地笑了。
几个月之后,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去世的时候,他一直说的是传他书法的老人说的那句话——
“哎,没人愿意学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啦!”(指导教师 宋亚军) 【点评】
作者取材于真实生活,将一个残疾人的书法梦,以一种悲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别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老祖宗传下来的毛笔书法渐渐远离了生活,甚而竟有衰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退的迹象,这不能不引人深思。本文化大为小,小中见大,巧妙地传达了这种忧思。
我是杞人我忧天
025450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一中高一十九班 殷敬慧
早晨,一缕阳光射进我的屋内,射在我的脸上。睁开朦胧的睡眼,听着外面树上小鸟欢快地叫声,不禁有一种暖暖洋洋的感觉自心底涌出,有了一种去野外散步的冲动。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对面是刚有一丝绿气的远山,朦朦胧胧的;两边的耕地还处在休耕的状态,似乎还挂着一丝寒冬的肃气,却没有春天的气息浓厚。深吸一口气,努力释放着在暖屋里待了一寒冬的疲惫,想着已经好久没有去那童年嬉戏的地方,便不由自主地向那里走去。
我一边观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回忆着曾经的美好。忘记了那时是几岁,和姐姐一起捉蝌蚪。那儿有一座山,山下有个小河塘,河塘里不时有青蛙蹦跳,旁边还有一棵柳树,风一吹,柳条纤细的倒影和水里的浮游植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立体图像。
忽然发现前面有座桥,看上去还像新的,桥的两旁写着“爱心桥,陆路顺”字样。虽然不知道是哪位爱心人士捐建,但我很感激他(她),这样就可以避免夏日的雨阻挡了河两边的往来。
正想着,一阵凉风袭来,觉得很舒畅。咦?潺潺流水声去哪了?难道冰水未化吗?我站在桥头向下俯视,让我大吃一惊的是,昔日潺潺的水现在竟然只剩下一条河道,只在一些低洼里残留些冰水混合场,看上去那样孤单,悲凉。
我转身向记忆中的山脚下跑去,搜寻着那个小河塘。向四面八方望去,四周空旷,根本就没有什么柳树,没有什么河塘,又哪来的蝌蚪呢?曾经经历过的如今竟成了一个美丽的梦。
我低着头,默默向前走着,记忆和现实不断在我脑海中交替出现,我不知该相信谁。一个不小心,我竟差点跌倒。回过神来,吃惊地发现我走进了一个低地,望向四周:山脚下,无数的木桩,低地,如此的熟悉!终于,我恍然大悟,一阵强风袭来,云彩遮住了太阳,草屑夹杂着些什么东西在空中漫天飞舞,一风未平,一风又起,我还没有回过神来,就被迷了双眼,留下眼泪。
冬天还未走,天冷了,我朝家的方向走去,一路风尘满天,拍打在我脸上的沙子,无情地留下刺痛。或许,这只是我们为所做出的一切付出的一点点代价,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以前,我总是对周围的事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看着大树成片倒下,看着草地无故变成耕地……总是认为电视上的报道的一切离我很远很远,云南的缺水事件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现在看来,我们离那种境遇只剩一步之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