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微课导图)
,核心知识)
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八下P100-115)
命题点1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简要过程(a)
1.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叶绿体__,利用__光能__,把__二氧化碳__和__水__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__有机物__,并释放__氧气__的过程。
2.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命题点2 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及其重要意义(b)
1.制造__有机物__,一部分供自身利用,更多的则是提供给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释放__氧气__,远远大于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更多的则是散发到空气中,供其他生物利用。 3.维持__碳—氧__平衡,光合作用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实验突破(一)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1.图示过程
2.变量分析
见光和遮光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 3.现象与结论
位置 现象 分析 遮盖部分 不变蓝 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 作用,不制造淀粉,所 以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未遮盖部分 变蓝 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 作用,制造淀粉,所以滴 加碘液后变蓝
结论 4.实验总结
1.光照是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必要条件 4.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
验证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常用实验方法: (1)滴加碘液,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2)选一叶片,部分遮光,验证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
(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或用碳酸氢钠溶液增加CO2,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有CO2。 (4)选一叶片,切断主叶脉,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 (5)用银边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6)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或卫生香,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有O2。 (7)用澄清石灰水,验证呼吸作用的产物有CO2。 (8)用燃烧的蜡烛消耗掉O2,验证呼吸作用的原料有O2。 5.命题突破
(1)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的原因:
将叶片中的有机物运走耗尽,以免叶片内残余的有机物干扰实验结果。 (2)部分遮光处理的原因:
让部分叶片不见光,与其余部分形成对照,以此来验证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3)酒精隔水加热的原因:
能溶解叶绿素,但直接加热会因蒸发过快造成浪费,也易引起火灾。 (4)实验过程中叶片的颜色变化情况:
叶片先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再变成蓝色,原因是:酒精溶解叶绿素,使其变成黄白色,加碘液染色使其变成蓝色。
(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1.实验步骤
(1)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选定两片生长状况相同的叶子,用透明塑料袋密封,透明塑料袋内分别装少量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光照4小时。
(3)打开装置取下叶片,酒精脱色后加碘液,检验叶片内有无淀粉产生。 2.图示过程
3.变量分析
__袋内装清水__和__袋内装NaOH溶液__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二氧化碳__的有无。 4.现象与结论
现象 结论 5.注意事项
(1)透明塑料袋一定要密封好,以防止气体进入,影响实验结果。 (2)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应注意安全。 6.命题突破 实验中酒精的作用: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结果便于观察。
命题点3 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a)
1.呼吸作用概念:呼吸作用(主要指有氧呼吸)是指在__氧气__的参与下,通过植物细胞内有关酶的__催化__作用,把糖类等__有机物__氧化分解,生成__二氧化碳__和__水__,同时放出大量__能量__的过程。
2.呼吸作用反应式
酶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呼吸作用场所:生物体的__活细胞__。 4.呼吸实质:__氧化反应__(指有氧呼吸)。
呼吸过程中物质转变:__有机物__分解为__无机物__。呼吸过程中能量转变:__化学能__转变为__其他形式的能__。
命题点4 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a)
原料 场所 条件 产物 反应式 实 质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和水 叶绿体 光 有机物和氧气 光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有机物+氧气 无机物→有机物 光能→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贮存能量) 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赖。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部分原料CO2 呼吸作用 有机物和氧气 活细胞 有光和无光均可以 二氧化碳和水 活细胞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无机物 化学能→其他形式的 能量(释放能量) 装有氢氧化钠 叶片经酒精脱色后 滴加碘液不变蓝 装置中无二氧化碳,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不能制造淀粉 装有清水 叶片经酒精脱色后 滴加碘液变蓝 装置中有二氧化碳,能进 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相互关系 实验突破植物的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