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课后练习(三十四) 分子结构与性质
1.(202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占有电子的3个能级上的电子数均相等,D与B同族,C与B同周期,且C的所有p轨道上的电子数与所有s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E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7倍。
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D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B、C、E能形成如图甲所示的三角双锥构型的配合物分子,三种元素的原子分别用大白球、小白球和黑球代表。
甲
该配合物形成配位键时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该配合物中大白球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①在水溶液中,水以多种微粒的形式与其他化合物形成水合物。试画出H5O+2的结构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为冰的一种骨架形式,以此为单位向空间延伸。该冰中的每个水分子有________个氢键;如果不考虑晶体和键的类型,哪一物质的空间连接方式与这种冰的连接类似:________。
乙
【参考答案】: (1)Si (3)① ②2 SiO2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负性、配位键等。根据题中信息,A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是H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占有电子数的3个能级上的电子数均相等,则B是C元素;D与B同族,即D是Si元素;C与B同周期即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C的所有p轨道上的电子数与所有s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则C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即C是O元素;E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7倍,则E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E是Fe元素。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即电负性:Si (2)对比三种球的原子半径大小可知小白球为O原子,黑球为C原子,大白球为Fe原子,Fe原子具有多余的原子轨道,可提供空轨道,形成配合物Fe(CO)5;CO分子不带电,因此Fe的化合价为0。 (3)①H5O+2可以写成两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其中一个水分子的O再以配位键连接一个氢离子,书写时将所有原子看为一个整体,用方括号括起来,“+”放在方括号右上角,即。 ②晶体冰中,每两个水分子间有一个氢键,平均属于每个水分子的氢键有0.5个,一个水分子与周围的四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故每个水分子有2个氢键;以立方体中的水分子为研究对象,每个水分子形成4个氢键,该结构与二氧化硅晶体类似,Si—O通过共价键形成四面体结构,四面体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2.(2024广西梧桐联考)据科技日报网报道,南开大学科研团队借助镍和苯基硼酸共催化剂,首次实现丙烯醇高效、绿色合成。丙烯醇及其化合物可合成甘油、医药、农药、香料等,合成维生素E及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中都含有丙烯醇。丙烯醇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H2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mol CH2===CH—CH2OH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丙烯醇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3)丙醛(CH3CH2CHO)的沸点为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羰基镍[Ni(CO)4]用于制备高纯度镍粉,它的熔点为-25 ℃,沸点为43 ℃。羰基镍晶体的类型是________。 (5)Ni2+能形成多种配离子,如[Ni(NH3)6]2+、[Ni(SCN)3]-和[Ni(CN)4]2-等。[Ni(NH3)6]2+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 (6)NiO晶胞如图所示。 49 ℃,丙烯醇 (CH2===CHCH2OH)的沸点为91 ℃,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沸点相差 ①氧化镍晶胞中原子坐标参数:A(0,0,0)、B(1,1,0),则C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 ②已知:氧化镍晶胞密度为d g·cm-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Ni2+半径为____________nm(用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 (2)9∶1 sp2、sp3 (3)丙烯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4)分子晶体 (5)6 2-23300?1? (6)①?2,1,1? ②××107 4dN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微粒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