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复合体和玻璃离子窝沟封锁三年的临
床成效分析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更有效的窝沟封锁材料,提高窝沟封锁对预防儿童龋齿的临床成效。方式随机选取本院就医的6-9岁儿童120名,左、右、上、下第一恒磨牙,共480颗,采纳同体双侧对照,左侧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利用IonositSeal光固化复合体,右边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利用GCFujiⅦ玻璃离子,比较两种窝沟封锁剂的保留率和患龋率。结果IonositSeal光固化复合体3年的完全保留率高于GCFujiⅦ玻璃离子;两组患龋率第一年无显著性不同,第二年、第三年有显著性不同,IonositSeal光固化复合体均低于Katac-Molar玻璃离子。结论IonositSeal光固化复合体预防儿童龋齿的临床成效优于GCFujiⅦ玻璃离子。
【关键词】光固化复合体玻璃离子窝沟封锁防龋
窝沟封锁(pitandfissuresealant,PFS)作为预防乳磨牙及年轻恒牙窝沟龋的一种有效方式已被许多研究证明并被普遍同意,被推荐利用已近40年[1]。窝沟封锁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儿童推荐的一种简单有效的防龋方式,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这项工作,并已取得了明显防龋成效[2,3]。窝沟封锁防龋成效与封锁剂是不是完整地保留于牙齿牙合面窝沟有关,封锁剂的保留率要紧取决于封锁材料的性能、临床操作及适应症的选择[4]。本研究为了探讨更有效的窝沟封锁材料,提高防龋成效,对IonositSeal光固化复合体和GCFujiⅦ玻璃离子两种材料窝沟封锁三年并进行临床成效比较,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式 材料
IonositSeal光固化复合体(德国DMG)和GCFujiⅦ玻璃离子(日本GC公司)。
对象
从本院口腔门诊就医的患者当选择6-9岁的儿童120名,男58名,女62名,共480颗第一恒磨牙。要求:完全萌出的左、右、上、下颌第一恒磨牙,无龈瓣覆盖,窝沟较深,无龋坏,无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及四环素牙。本人和家长知情并同意医治。
研究方式
左侧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利用IonositSeal光固化复合体,记录为I组;同时右边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利用GCFujiⅦ玻璃离子,记录为G组,由同一医师操作。
操作步骤
I组(IonositSeal光固化复合体)操作方式:
①预备牙表面:牙釉质表面窝沟必需尽可能的清洁,除掉唾液,用专用毛刷蘸清洁剂认真刷洗需医治牙齿的牙牙合面及窝沟,尽可能去除牙齿表面及窝沟裂隙内的软垢和菌斑。
②用5ml针筒抽取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窝沟2-3次。
③隔湿,干燥。
④用Ecu-Pen装上配套酸蚀剂涂布于牙牙合面及窝沟,酸蚀60s,
加压水汽冲洗净酸蚀剂。
⑤再次吸唾、隔湿、吹干,使酸蚀过的牙面呈白垩色。 ⑥将封锁剂铺开,用刷子帮忙进入窝沟。不要用过量的材料,边缘均匀分散至每一个点隙裂沟,涂匀使其自然过渡,光照固化40s。检查是不是均匀(如必要,可追加少量材料,再固化)。
G组(GCFujiⅦ玻璃离子)操作方式:
①清洁、冲洗、隔湿:方式同上述I组操作步骤中的①②③。 ②调拌GCFujiⅦ玻璃离子,均匀涂布于窝沟内,使其自然固化。 统计学方式
采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x2查验,以P<为不同有显著性。
2结果
复查标准及疗效评判窝沟封锁术后一、二、3年进行复查,以封锁剂的保留率和龋病发生率两项作为临床评判衡量指标。保留率分三级:完全保留、部份脱落、完全脱落。龋病复查的标准为:窝沟着色,探针能插进或卡住,窝沟沟底牙釉质变软或封锁剂边缘明显变黑。因每一年均有2~5个儿童因各类缘故不能来院复查自动舍弃复诊。
观看两组封锁剂三年的保留和脱落情形得出:
I组的保留率高于G组。经统计分析x2查验:第一年的保留及脱落情形:x2=,P>,无显著性不同;第二年:x2=,P<;第三年:x2=,P<,均有显著性不同。见表1
表1两组封锁剂三年保留和脱落情形对照
光固化复合体和玻璃离子窝沟封锁三年的临床成效分析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