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别于其他传统课文,它由小学生张国
强和大作家柯岩的信构成,形式新颖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本人在设计和对学生实施指导时, 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而且自读和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柯岩老师 的回信中。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同时,引导、提示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 格式。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 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 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出示信封,问:这是什么?(提示学生:能说清楚些
吗?它有什么作用?)板书:书信
2、师简要介绍书信:提起书信,我国很早就有一个成语 雁传书”人们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时,就靠着书信来互通信息、表
情达意。所以,还有一个成语
见字如面”见到那细密的文字,
就像见到了写信的人。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一封问一封回。(板书课题) 齐读。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4、简介柯岩。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1) 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 苦恼?
(2) 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 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3) 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 因了吗?
⑷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 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三、交流讨论。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 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后,教师作适当归纳。) (1)格式:
① 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 加问候语)。
② 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 式)。
③ 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 ④ 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 (2)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写给 很多人的要用“你们”或“您们”。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 叙述的事情决定。
四、作业 1.小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
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 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