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体育与健康

课 程 标 准

(2010版)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与公共体育部

2010年3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学 分:3 学 时:90

适用专业:大学一、二年级各专业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制健康(试行方案)标准和实施办法》以及《体育阳光工程》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观,不断深化体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及良好思想和健康体魄的高技能人才,为河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冀工院[2008]65号《关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文件要求,制定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一)课程性质

1.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健康水平、完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储备、提升体育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作用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身体练习,在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素养的同时,根据专业和岗位工作特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职业体能储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储备、职业岗位特殊身体技能储备和职业精神储备,为完善学生人格发展、提升应职应岗能力和今后生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具体体现为五个方面。

1.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

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依据

(一)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充分理解《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经过调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1.课程标准要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新观念。

2.课程标准力求构建我校新的体育课程体系,拓展课程内容。它不再局限于体育教学,而是把延伸教学、课余训练、阳光体育工程实施等活动等内容纳入课程中,丰富了体育大课程观的内涵。

3.课程标准在全面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下,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既有前瞻性、科学性又实事求是,便于操作与管理。

4.课程标准要体现现代科技含量,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跟踪、评价及选课、成绩管理等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课程标准设计依据

1. 充分反映和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内容和要求。

2.“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采用什么方法都要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调动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做到“做中学”。

3.体育是一种技能,也是实训,要用,要反复用,用了以后才能掌握它,这里并不是简单的做练习、背知识,而是要把它应用到生活中、专业中等多种地方去。

4.高等教育性与职业教育性相结合。高职高专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教学内容应体现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又需融入职业要素,实现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5.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6.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7.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和未来职业岗位工作重要特征、学生体育需求特征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提升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8. 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三)教学组织与安排 1.课程设置

必修课:依据学院培养目标和体育课程的目标设定,我院规定:各专业均需开设体育课,共计90学时,一至三学期完成。三个学期安排的学时分别为:第一学期30学时,第二学期30学时,第三学期30学时。二年制学生一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学时,第一学期30学时,第二学期30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延伸课:正常教学的扩展与补充,是必修课的延续。 选修课: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开设体育选修课。 保健课:开设以指导性保健康复为主要内容的适应性体育课程。

运动训练课:学院各代表队队员通过训练课的学习所获取的成绩和通过参加各类比赛所取得的名次,是体育必修课程成绩评价的依据。

2.课程说明

根据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目标规定,围绕大课程观的理念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特点,从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出发,紧紧扣住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开设多类型、多教学模式的体育课。为努力达成体育课程的目标,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引入了水平分层的教学形式。根据学校场地、设施的基本状况,体育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实际,以及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势等,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开设多类型的体育课。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0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与公共体育部2010年3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fzwi627lu0wacw0f2p46m3qp9xkpa00ym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