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的产业体系, 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建设要体现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相一致的经济, 它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三者紧密结合的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人类的幸福生存、全面发展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 生态经济以人和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 把人类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的生态平衡统筹考虑, 力求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和谐, 追求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的平衡等完美结合。生态经济不仅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目标, 它还力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经济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使人和自然都得到全面进步, 另一方面, 生态经济既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还追求生态效益, 使经济、社会、生态三者都得到和谐的发展。生态经济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 找到了人与自然共存互利的途径。
(四)建立政策和法律体系,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最根本的是对政府的制度设计。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绿色发展的要求, 积极创设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为民亲民的政府, 积极培育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市民社会。政府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掌握和控制权力不是无限的和完全垄断的, 而是有限的, 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在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决策问题
6
上, 必须遵循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顺序,纳入法治的轨道; 政府对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力求信息对称和公开; 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注重实效, 强调投入和产出,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效。大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 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 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从源头上解决危害生态的问题。
四、总结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 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 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 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 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 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良性循环,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