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
五志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并抑郁患者生
存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 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并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状态,探讨五志护理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xx年10月入住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抑郁状态和生存质量,根据评测结果,将86例慢性心力衰竭并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五志护理组44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护理,五志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五志护理,3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结果 五志护理组与对照组抑郁情绪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五志护理组患者的QOL-BREF量表得分除环境领域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五志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状态,并提高患者生存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xx年12月~20xx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CHF患者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35~76岁,平均(67.3±10.2)岁。CHF诊断采用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临床医学教材内科学所定标准,包括慢性左心衰、慢性右心衰、慢性全心衰。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心功能分级(NYHA)在Ⅱ~Ⅲ级;③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心衰症状出现时间小于1周;②意识障碍、智力低下、听力障碍、语言交流障碍;③有精神病史;④不愿意配合者。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五志护理组,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5~69岁,平均(60.6±6.7)岁;病程2~3.2年,平均(1.8±0.5)年。五志护理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平均(62.6±5.5)岁,病程3~3.5年,平均(2.0±0.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病例选择 选择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5]和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6]调查、评估抑郁状态和生存质量。调查、评估前,首先先对评估员进行培训,合格后再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工作。其次,说明情况,征求患者同意。最后,对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例进行统一调查评估,然后,选择有效问卷的病例进行研究。本次共发放问卷调查、评估表150份,回收150份,问卷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64份,选出有效问卷86份,为此,将86例患者列入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2例和五志护理组44例。
1.2.2 护理 两组患者均采取内科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饮食知识、休息活动原则、自我监测及护理方面宣教,出院时进行全面的出院指导。五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情志表现加用五志护理,具体措施:①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所思所想,帮助患者每天以积极的心态努力回想使自己开心的事情,淡忘不愉快的事情,逐步忘掉负性事件带来的不良印象和影响,树立坚强的信心,正确对待疾病,逐渐缓解抑郁症状。②积极查找、分析患者抑郁产生的原因,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阅读一些与疾病知识相关的宣传资料和科普读物,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户外运动、社交活动和家务工作,帮助患者找出适合自我护理、自我保健的方式方法,提高自我生活能力,消除引起抑郁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