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6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导学案(无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 B.尊孔复古与民主共和的绝不相容

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 D.尊孔思潮与帝制复辟的内在联系

7.陈独秀《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表明陈独秀

①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②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③完全否定儒家思想 ④代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因为

①空前打击专制主义 ②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B.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C.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D.由俄国传入中国

10.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包括

①创办各类刊物 ②翻译和撰写宣传文章 ③组建研究会和早期共产党组织 ④大力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

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请问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理解他们这一观点?

(3)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

(4)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有什么重大影响?

【提示与答案】

1.B 材料反映了历史上三个重要人物对孔子的不同态度,但在本质上都是反封建的,只是运用的手段和方式不同。

2.B 前期新文化运动相对于改良派和革命派而言,主要新在对中国封建正统思想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批判。

3.D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此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建立,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中共的成立。

4.C 5.C 6.D 7.A 8.A 9.C 10.D 11.C

12.(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扩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民权之说”。(2)反映了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国势力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统治,仍然是历史的反动。(3)材料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4)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6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导学案(无答案)

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B.尊孔复古与民主共和的绝不相容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D.尊孔思潮与帝制复辟的内在联系7.陈独秀《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表明陈独秀①反对儒家传统道德②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ftqk9bnz87zlrl1bkfq6d7jn4l8uv0139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