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结构的延河流域生态风险评价
刘 琪, 曹明明, 胡 胜, 邱海军, 许博建, 邓妹凤
【摘 要】摘要:本研究基于景观结构指数和生态脆弱度指数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延河流域生态风险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结果表明,流域中以裸地的景观结构指数最大,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大,水域次之,灌丛最小;流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明显,流域中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并以此向外围呈递减趋势;生态风险分布与景观类型关系密切,建筑工矿用地、旱地和水域等景观生态风险等级较高,草地和灌丛生态风险等级较低;要因地制宜地实施生态风险管理,确保流域生态系统稳定,降低生态风险威胁。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050)002 【总页数】7
【关键词】生态风险; 景观结构; 延河流域; 风险管理
生态风险指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所承受的风险[1],也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由环境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改变而导致系统功能损失的可能性[2]。而生态风险评价则是描述和评估这种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的方法体系及评估过程[3-4],从而作为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与决策的定量依据[2, 5]。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风险受体从人体发展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尺度[6],目前已进入了大尺度空间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新阶段[2]。国内外学者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结果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相关研究[7],
基于景观结构的延河流域生态风险评价
基于景观结构的延河流域生态风险评价刘琪,曹明明,胡胜,邱海军,许博建,邓妹凤【摘要】摘要:本研究基于景观结构指数和生态脆弱度指数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延河流域生态风险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结果表明,流域中以裸地的景观结构指数最大,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大,水域次之,灌丛最小;流域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