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

(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分数:2.00) A.生产方式 √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解析:解析: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它的变化也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分数:2.00)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解析:解析: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交出表现。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4.下列概念中表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是( ) (分数:2.00)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 C.上层建筑 D.社会意识形态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的概念内涵。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明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因此选B。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分数:2.00)

A.生产资料所有制 √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概念和内涵。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因此选A。

6.“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分数:2.00)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正如题干中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充分证明了这句话。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分数:2.00)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题干中的“路线、方针、政策”属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其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说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选C。 8.“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阻隔了中国人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浅浅的海峡”,在今天被两岸直航的包机轻盈地直接飞越。正是两岸的亲情、共同的利益,让两岸的关系一步接着一步向前发展。“飞起来了,就不要再停下来……”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这一愿望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分数:2.00)

A.事物总是处在绝对运动之中,静止是不存在的 B.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 D.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辩证关系原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飞起来了,就不要再停下来……”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这属于社会意识的表现,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中国人半个多世纪之久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心理和情感上的反映,所以这正可以体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中“反映”这一知识点,故c符合题意,可选。A明显错误,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项量变与质变关系与题意无关,D主次矛盾关系也不是题中材料所涉及的,故排除。所以此题只能选C。 9.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指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 ) (分数:2.00)

A.一定社会的经济体制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的概念内涵。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体制是具体实现形式,其选择是否恰当,对经济制度及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0.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下列完全属于意识形态的一组是( ) (分数:2.00)

A.思想、道德、艺术、国家政治制度 B.艺术、哲学、道德、军队、法庭 C.道德、政党、思想、艺术

D.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

解析:解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行政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式和设施。

11.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分数:2.00)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

D.科技的进步

解析:解析: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体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12.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根本问题是/根源是( ) (分数:2.00)

A.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 B.国家政权问题 √ C.经济发展问题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问题,属于记忆型知识点。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分数:2.00)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

解析:解析:科技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主要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

二、 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5.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有( ) (分数:2.00) A.诱导作用 B.指导作用 √ C.解释作用 √ D.预见作用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作用,属于记忆型考点。A选项属于非理性因素的作用。BCD属于理性因素作用。同学们记忆时要注意区分。

16.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 (分数:2.00) A.动力作用 √ B.诱导作用 √ C.激发作用 √ D.解释作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作用,属于记忆型考点,难度不大。D选项属于理性因素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17.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 (分数:2.00)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fr0a5cfto6cyp27lz4y3h0qq02udc01bv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