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十一中2017届高三理综训练(十七) 考试时间:2017年3月26日 上午9:30~12:00 满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Ga-70 As-75
第Ⅰ卷(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B. 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为各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C. 生物膜上可发生信号转换和能量转换
D.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一个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始终不会改变 C.酶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 D.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的活性降低
3.半乳糖凝集素3(Gal3)是某种吞噬细胞合成分泌的糖蛋白,可与胰岛素竞争结合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 体。研究发现,某些患糖尿病的实验小鼠血浆中Gal3水平过高。据此推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吞噬细胞分泌Gal3时需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ATP B. Gal3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 C. 该实验小鼠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分泌胰岛素 D. 抑制Gal3基因表达能缓解该实验小鼠的糖尿病症状 4.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共有的特征是 A.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都为1 B.都有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都存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5.人体中某基因突变后合成的异常蛋白质会导致使人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该致病基因转录结束后,DNA恢复为双链结构
B. 细胞中少量mRNA可以快速合成大量蛋白质的主要原因是多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到一条mRNA上 C. 该致病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和正常蛋白质相比,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 D. 蛋白质的合成需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
6.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共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浓度高于50μmol?L﹣1
的ACC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B.浓度高于50μmol?L﹣
1的IAA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C.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D.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 7.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mol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B.40gCuO和Cu2S混合物中所含铜原子的数目不等于0.5 NA C.含0.1molNH4HSO4的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小于0.2NA
D.C3H8分子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NH2和1个-OH取代,1mol此有机物所含共用电子对数 目为13NA
8.由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组成的单质(化学式也分别为X、Y、Z)。X为金属,其核外电子数为Y 原子序数的2倍,Y的最低负化合价与Z的最高正化合价的数值相等,甲、乙、丙、丁四种均为氧化 物,甲和丁为无色的气体,固体甲可用于人工降雨,乙和丙熔点均很高,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 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电解乙制备X
B.甲、乙、丙均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C.X为第二周期IIA族元素,Y和Z位于同一主族 D.X可用于制焰火烟花,Z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9.某有机物的多种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醇的一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0.25℃时,将amol/L、pH=m的一元酸HX溶液与bmol/L、pH=n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则m+n<14
B.若a=b,则HX一定是弱酸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X-)>c(OH-)>c(H+
)
D.若a=2b,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2c(OH-)=c(HX)+2c(H+
) 11.对下列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相关解释 A 往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稀盐酸 沉淀溶解 先胶体聚沉,后Fe(OH)3溶解 B NH3与Cl2混合 生成白烟 NH3与Cl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Cl C 等量的Cu分别与等体积足量浓硝酸反应后呈绿色,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 稀硝酸反应后呈蓝色 c(Cu2+)不同 D 加热硝酸铜固体,将带火星生成红棕色气体,带火2Cu(NO3)22CuO+4NO2↑+O2↑有的木条伸入所得的气体中 星木条复燃 氧气生成,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
12.H3BO3可以通过电解NaB(OH)4溶液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 O+
2↑+4H B.N室中:a%
C.理论上每生成1mol产品,阴极室可生成标准状况下5.6L气体
D.b膜为阴膜,产品室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为强酸制弱酸
13.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A(g)+B(g)C(g)+D(s)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恒温条件下,往一个
1 / 9理综试卷(17),第1页,共6页
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B,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为I。然后改 变不同条件做了另三组实验,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II、III、IV。
A B C I 0.050mol·L-1 0.050mol·L-1 0.050mol·L-1 II 0.070mol·L-1 0.070mol·L-1 0.098mol·L-1 III 0.060mol·L-1 0.060mol·L-1 0.040mol·L-1 IV 0.080mol·L-1 0.080mol·L-1 0.12mol·L-1 针对上述系列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由I中数据可计算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B.II可能是通过增大C的浓度实现的
C.若III只是升高温度,则与I比较,可以判断出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第IV组实验数据的得出,通过压缩容器的体积就可以实现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动,每隔0.02秒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每一段运动过程分别以甲、乙、丙、丁和 戊标示。试问在哪一段,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 A.甲 B.乙 C.丙 D.戊
15.如图所示,F1、F2等大反向,同时作用在静止与于 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物体上,已知两物体质量关系 MA?MB,经过相等时间撤去两力,以后两物体相碰且
粘为一体,这时A、B将
A.停止运动 B.向右运动 C.向左运动 D.仍运动但方向不能确定 16.如图所示,上下不等宽的平行金属导轨的EF和GH两部分导轨间的距离为2L,
I J和MN两部分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轨竖直放置,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和cd的质量均为m,都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现对金属杆ab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使其匀速向上运动,此时cd处于静止状态,则F的大小为 A.2mg B.3mg C.4 mg D.mg
17.某地区的地下发现天然气资源,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P点的正下方有一球形空腔区域内储藏有天然
气.假设该地区岩石均匀分布且密度为ρ,天然气的密度远小于ρ,可忽略不计.如果没有该空腔,地
球表面正常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于空腔的存在,现测得P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kg (其中 k kgdG? B.kgdG? C.(1?k)gd2(1?k)gdG? D.G?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估算出了原子核的大小 B.已知光速为c,普朗克常数为h,则频率为v的光子的动量为 hvc C.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但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连续的 D.设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所释放的核 能为ΔE=(m3-m1-m2)c2 19.如图所示,将额定电压为60 V的用电器,通过一理想变压器接在正弦交变电源上。闭合开关S后, 用电器正常工作,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分别 为220 V和2.2 A。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入功率为484 W B.通过原线圈的电流的有效值为0.6 A C.通过副线圈的电流的最大值为2.2 A D.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3 20.一倾角为?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顶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的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P挡住小球,此时弹簧没有发生形变,如图所示,若挡板P以加速度a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且弹簧与斜面始终保持平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小球与挡板刚好分离时 A.弹簧弹力大小mgsin? B.小球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 C.小球获得的动能为m2a(gsin??a)k D.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m(gsin??a)ka 21.如图所示,竖直平行线MN、PQ间距离为a,其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含边界PQ),磁感应强度为B,MN上O处的粒子源能沿不同方向释放比荷为 qm的带负电粒子,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均垂直磁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不计.设粒子速度方向与射线OM夹角为θ ,当粒子沿θ=60°射入时,恰好垂直PQ射出.则 A.从PQ边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m3qB B.沿θ=120°射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C.粒子的速率为 2aqBm D.PQ边界上有粒子射出的长度为23a 第Ⅱ卷(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 / 9理综试卷(17),第2页,共6页 22.(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小车质量为M,桶和砂子的总质量为m,通过改变m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小车的加速度a可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现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逐渐增大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a、F值(F为弹簧秤的示数). (1)下图为上述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A点为小车 刚释放时打下的起始点,每两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C点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 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当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较大导致a较大时,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图线逐渐偏向纵轴 B.图线逐渐偏向横轴 C.图线仍保持原方向不变 23.(9分)现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除Rx外可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仅可使用欧姆挡); 一个电池组E(电动势6V); 一个滑动变阻器R(0 ?20Ω,额定电流1A); 两个相同的电流表G(内阻Rg=1000Ω,满偏电流Ig=100μA); 两个标准电阻(R1=29000Ω,R2=0.1Ω); 一个电键S、导线若干. (1)为了设计电路,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未知电阻,采用“×10”挡,调零后测量该电阻,发现指针偏转非常大,最后几乎紧挨满偏刻度停下来,下列判断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这个电阻很小,估计只有几欧姆 B.这个电阻很大,估计有几千欧姆 C.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1”挡,调零后测量 D.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1k”挡,调零后测量 (2)根据粗测的判断,设计一个测量电路,要求测尽量准确并使电路能耗较小,请在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号旁. 24.(14分)如图,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其第一象限存在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微粒从原点出发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45°的初速度进入复合场中,正好做直线运动,当微粒运动到A(l,l)时,电场方向突然变为竖直向上(不计电场变化的时间),粒子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正好垂直于y轴穿出复合场.不计一切阻力,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微粒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时间. 25.(18分)如图所示,半径R=0. 8m的光滑1/4圆弧轨道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轨道上方的A点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1kg的小物块。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下落后打在圆弧轨道上的B点但未反弹,碰撞时 间极短,此后小物块将沿着圆弧轨道滑下。已知A点与轨道的圆心O的连线长也为R,且AO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C点为圆弧轨道的末端,紧靠C点有一质量M=3kg的长木板,木板的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的切线相平,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3,g取10m/s2。求: (1)小物块刚到达B点时的速度vB; (2)小物块沿圆弧轨道到达C点时对轨道压力FC的大小; (3)木板长度L至少为多大时小物块才不会滑出长木板? 26.(14分)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简称DMC),是一种无毒、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被誉为当今 有机合成的“新基石”。 (1)用甲醇、CO、O2在常压、70~120℃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DMC的研究开发。 已知:ⅰ.CO的标准燃烧热△H=﹣283.0kJ?mol﹣1, ⅱ.1mol H2O(l)完全蒸发变成H2O(g)需吸收44kJ的热量 ⅲ.2CH3OH(g)+CO2 (g)CH3OCOOCH3 (g)+H2O(g)△H=﹣15.5kJ?mol﹣1 则2CH3OH(g)+CO(g)+1/2O2(g)CH3OCOOCH3 (g)+H2O(l)△H= 。 该反应在常压和70~120℃条件下就能自发反应的原因是 。 (2)甲醇和CO2可直接合成DMC:2CH3OH(g)+CO2 (g)CH3OCOOCH3 (g)+H2O(g), 但甲醇转化率通常不会超过1%,制约该反应走向工业化生产。 ①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 。 ②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编号). A.v正(CH3OH)=2v逆(CO2) B.CH3OCOOCH3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压强不变 ③某研究小组在某温度下,在100m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5mol CH3OH(g)、适量CO2和6× 10﹣5 mol 催化剂,研究反应时间对甲醇转化数(TON)的影响,其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计算公式为:TON= 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催化剂的物质的量。 在该温度下,最佳反应时间是 ; 4~10h内DM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④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反应温度对甲醇转化数(TON)的影响,请在图2的坐标系中 画出从投入反应物开始,随着反应温度不断升高(不考虑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TON变化的 曲线示意图(假设起始温度为T0℃)。 ⑤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TON值的是 。 A.往反应体系中添加催化剂 B.往反应体系中添加吸水剂 3 / 9理综试卷(17),第3页,共6页 C.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CO2 D.扩大容器的体积 27.(14分)硝酸是氧化性酸,其本质是NO3-有氧化性,某课外实验小组进行了下列有关NO3- 氧化性的 探究(实验均在通风橱中完成)。 实验装置 编号 溶液X 实验现象 实验Ⅰ 6 mol·L-1 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铜片表面产生无色气体,在 稀硝酸 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实验Ⅱ 15 mol·L-1 电流计指针先向右偏转,很快又偏向左边,铝片和 浓硝酸 铜片表面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1)实验Ⅰ中,铝片作 (填“正”或“负”)极。液面上方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Ⅱ中电流计指针先偏向右边后偏向左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活泼金属与1 mol·L-1稀硝酸反应有H2和NH4+生成,NH4+生成的原理是产生H2的过程中 NO3- 被还原。 (3)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Ⅲ:溶液X为1 mol·L-1稀硝酸溶液,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①反应后的溶液中含NH4+。实验室检验NH4+的方法是 。 ②生成NH4+的电极反应式是 。 (4)进一步探究碱性条件下NO3- 的氧化性,进行实验Ⅳ: ① 观察到 A 中有 NH 、B产生不同现象的解释是 3生成,B中无明显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中生成NH3的离子方程式是 。 (5)将铝粉加入到NaNO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结合实验Ⅲ和Ⅳ说明理由 。 28.(15分)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由于氟的特殊化学性质,它和其他卤素在单质及化合物的制 备与性质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1)化学家研究发现,SbF5能将MnF4从离子[MnF6]2-的盐中反应得到,SbF5转化成稳定离子[SbF6]- 的盐。 而MnF4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MnF3和F2。根据以上研究写出以K2MnF6和SbF5为原料,在 423 K 的温度下制备F2的化学方程式 。 (2)现代工业以电解熔融的氟氢化钾(KHF和氟化氢(HF)混合物制备氟单质,电解制氟装置如图所示。 2) ①已知KHF2是一种酸式盐,写出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②电解制氟时,要用镍铜合金隔板将两种气体产物严格分开的原因是 。 (3)HF的水溶液是氢氟酸,能用于蚀刻玻璃,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已知25 ℃时,氢氟酸(HF)的电离平衡常数Ka=3.6×10- 4。某pH=2的氢氟酸溶液,由水电离出的 c(H+ )= mol/L;若将0.01 mol/L HF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5)又已知25 ℃时,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 10。现向1 L 0.2 mol/L HF溶液中加入 1 L 0.2 mol/L CaCl2 溶液, (填是、否)有沉淀产生,并通过列式计算说明 。29.(10分)下图1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代表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 在光合作用其他条件适宜时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l中,过程①的H 2O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旱时期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 此时该植物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 (3)当图1中过程③没有发生时,对应图2中的____ 点。 (4)已知呼吸作用酶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酶最适温度。若升高环境温度10℃,图2中B点的变化情况 是__________。 30.(12分)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 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4 / 9理综试卷(17),第4页,共6页 (1)在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在此反射弧中,神经元的某部位由兴奋状态 恢复为静息状态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 (2)松果体细胞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变为激素信号,从而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紧密 连接起来。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产生,能对身体不同部位的靶器官如下丘脑、垂体、睾丸等起作用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证明褪黑素对睾丸分泌雄激素具有促进作用,实验设计思路是:取发育状况相同的雄性成年小鼠 20只,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切除松果体细胞,注射适量的褪黑素,乙组切除松果体细胞,注射等 量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每天定时测量血液中雄激素含量。此实验过程 _________(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0分)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据图分析回 答: (1)T细胞是由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在A时期,T细胞数量增加, HIV浓度迅速下降,是因 为免疫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方式摧毁大多数病毒。 (2)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在B时期,病毒能较好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期,HIV感染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可以通过检测血 液中__________来进行诊断。 (3)艾滋病患者死亡原因往往是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其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已经减弱或丧失。 32.(7分)菠菜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圆叶(A)和尖叶(a)、抗病(B)和不抗病(b)为两对相对性状。为 研究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某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纯合的圆叶和尖叶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后代均为圆叶。据此甲同学认为A、a 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乙同学认为A、a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有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你认为哪位同学的 结论更严谨?____,请简述理由:________ 。 (2)若A、a与B、b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丙同学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植株杂交,若子代有3 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2:1,则可判断这两对基因与染色体的具体对应关系是 .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 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略) 34.【物理——选修3-4】(1 5分) (1)(5分)装有一定量液体的玻璃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水面足够大,如图甲所示.把玻璃管向下缓慢按压4cm后放手,忽略运动阻力,玻璃管的运动可以视为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测得振动周期为0.5s.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某时刻开始计时,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振幅.对于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回复力等于重力和浮力的合力 B.振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玻璃管的机械能守恒 C.位移满足函数式x?4sin(4?t?5?6) cm D.振动频率与按压的深度有关 E.在t1~t2时间内,位移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2)(10分)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水槽放在太阳光下,将平面镜M斜放入水中,调整其倾斜角度,使一束太阳光从O点经水面折射和平面镜反射,然后经水面折射回到空气中,最后射到槽左侧上方的屏幕N上,即可观察到彩色光带.如果逐渐增大平面镜的倾角θ,各色光将陆续消失.已知所有光线均在同一竖直平面. (i)从屏幕上最后消失的是哪种色光?(不需要解释) (ii)如果射向水槽的光线与水面成30°,当平面镜M与水平面夹角θ=45°时,屏幕上的彩色光带恰好全部消失.求:水对最后消失的那种色光的折射率.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5 / 9理综试卷(17),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