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变色龙》一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B.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描写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唐雎不辱使命》《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
D.小说《简·爱》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因为简·爱以家庭教师身份为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尔授课,她与罗切斯特产生了交集,但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2
.
下
列
文
学
常
识
中
表
述
有
误
的
是 ( )
A.矛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它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B.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运用驳论点和驳论证两种反驳方法,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
C.《茶馆》通过描写北京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众多人物形象,揭示出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趋势。
D.英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巨人传》,真实地记录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二、字词书写
3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第 1 页 共 10 页
确凿(______) 桑椹(______) 人迹罕(______)至 人声鼎(______)沸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家乡的古井水
①乡愁总是跟童年的记忆紧密相连。
②小时候,在我的家乡,水井几乎随处可见。无论是村口、街头,还是在巷尾,常常都有水井的存在。这些看似并不起眼的水井,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百姓,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我见过的水井中,许多已渐渐淡忘,然而,有一口水井,伴随着我度过了多年难忘的时光。每每想到它,总是那么温馨。
③古井里的水,一年四季都是清澈透明的,不论是从水井里取水当场喝,还是烧开水泡茶喝,总是感觉爽口而有淡淡的甜味。若在冬天取水,还可感受到从井口冒出的暖暖气息,水也是温温的。尽管每天从早到晚前来提水、挑水、浣洗的人很多,可水似乎取之不尽。不论是住在水井附近的人,还是南来北往的过客,大家都自觉地护着这口水井。人们在井边淘米、洗菜、洗衣服,但从不会在井 边洗刷痰盂、马桶。我想,这既是对生命之源井水的敬畏,也是对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呵护。
④在水井边常有一道风景,那是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不易看到的:每当天刚蒙蒙亮,早起的男人们提水的提水、挑水的挑水;女人们则叽叽喳喳边说着话,边淘米洗衣。大家互相道个安、问个好。打招呼声、欢笑声和打水时木桶与井沿的碰撞声、提桶时水从桶里泼洒出的哗啦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奏响着一支快乐的生活交响曲,让人心情愉悦,也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⑤水井又是一个驿站,由于水井就在马路边,既方便了附近的住户,也给经过此地的人们提供了方便。许多南来北往的路人喜欢在井边歇歇脚,喝口井水解解渴。只要井边有人在取水,想喝口水的路人就会友好地走近井边打声招呼、讨口水喝;而取水的人也都会善意地将打好水的水桶交到路人手上,大家似乎都有一种默契。接过水桶的路人,往往将水桶往井口石上一放,蹲在旁边,双手侧扶着水桶,仰起头咕噜咕噜地喝上一大口,那感觉甚是爽快、惬意。
⑥夏天井台边,尤其是黄昏和夜晚,较往常则要热闹许多,因天气炎热,大家用水多,加上放暑假了,孩子们特别喜欢到井台边凑热闹,因为这里比其它地方都要凉爽许多。不少人家干脆把一些活也搬到井台边来做,洗衣洗碗不用说,还往往把竹床、竹椅、竹席之类都搬到井边来洗,洗了就放在井台旁晾干,晚饭之后许多人顺便就在井台边休息一会儿。这时往往是小孩子们特别开心的时间,先追追打打玩“官兵捉强盗”之类的游戏,然后在井台边用井水简单冲个澡,躺在竹床上,在星光和月光的陪伴下,一边享受井边的凉爽,一边听大人们讲天上人间的故事。
第 2 页 共 10 页
什么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啊,三国、水浒啊,还有抗战打鬼子、抗美援朝的故事,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小孩们,有的听着听着便呼呼入睡,不知不觉进入甜蜜梦乡……
⑦ 古井的水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这口古井也伴随着我们成长,见证了我们儿时的许多快乐。小些时候,我与哥哥一前一后用一根竹扁担扛着一桶水回家;长大了些,就一个人用手提着大半桶水;后来长成小伙子了,就乐颠颠地挑着一担水回家。高中毕业后,我考上大学,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伴随我快乐成长的古水井。在外地工作后,许多次回家乡,我都想去古井看看,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⑧ 多年后,有一次我回到家乡,特别想去看看那口古井,然而,孩时的同伴告诉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年那口古井已不存在了。我听后,心里有种莫名的惆怅和伤感。古井虽已不在,但每当我想起家乡,就常常会想起那口古水井,想起那清爽甘甜的井水给我们的滋养,想起我在井台边度过的快乐无忧的少年时光。
4 . 文章围绕“家乡的古水井”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点简要概括。 5 .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而取水的人也都会善意地将打好水的水桶交到路人手上,大家似乎都有一种默契。 6 . 分析“古井水”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7 . 关于文章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理由。 第一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古水井消失了,让乡愁渐行渐远,无所寄托。 第二种:表现村里人和睦相处、彼此关爱、民风淳朴。
第三种:反映作者对滋养村民的古水井的感激和对快乐无忧的少年时光的怀念。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第 3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