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xx与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 5

教师讲述:毛泽东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指什么?俄国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十月革命前的xx 1.社会矛盾激化 2.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发生的。那么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爆发于何时,结果如何?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看课文。师生共同总结: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了xx专制统治。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局面: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认清临时政府的反动性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临时政府的政策主张,理解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暂时的。)

临时政府继续推行反动政策,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所以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暂时的历史现象。

(二)十月革命

2 / 5

出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图》。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是谁呢?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1.时间:1917年11月 2.领导者:xx

3.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

5.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6.结果:取得了胜利。

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速燃遍俄国各地,到1918年2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xxxx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xx。 (三)开辟新时代

1.苏维埃政府的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苏维埃政府措施,试列表比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

2.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国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哪些具体困难呢?此时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呢?

(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 / 5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教案

xx与十月革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fl3g2lp9y0fvam2gyzr6h1tx45d76007j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