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最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新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右图是汉代《授业图》,这里的“业”应该指
A、工业 B、法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交通运输业
3、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
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4、下列对儒学发展演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子提出仁政学说 B.董仲舒的新儒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唐代儒学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 D.李贽的思想冲击了儒学权威地位
5、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
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8、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9、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 《民报》的创办 B. 《青年杂志》的创刊 C. 《海国国志》的发行 D. 《庶民的胜利》的发表 10、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主要在于它
A.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B.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体现了革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D.把改善工农生活状况放在首位
1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12、马克思指出:“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这里的“他”是指
A.达尔文 B.牛顿 C.马丁·路德 D.伽利略 13、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其中“三权”是指
①财政权 ②行政权 ③立法权 ④司法权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16、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A.都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B.都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C.都有明确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D.都主张最终消灭私有制 17、“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18、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9、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大发展是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20、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新民主主义论》 21、实现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历史性转折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2、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其实,在党的历史上还有很多次重要的会议,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成果属于十四大的是
A.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B.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23、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是
①牛顿力学 ②相对论 ③量子理论 ④电磁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电视 B.发明电影 C.绘画 D.雕塑 26、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
A. 《战争与和平》 B. 《人间喜剧》 C. 《英雄交响曲》 D. 《向日葵》 27、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中国科学家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D.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28、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29、“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针对下列哪些领域提出来的?
①文学领域 ②科学领域 ③统一战线 ④对外交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30、左图“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A.扫盲工作 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31、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33、“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34、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
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 35、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②“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 (30分)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启蒙运动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l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