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思维空间 丰富情感世界
一、 谈话导入,训练思维
师:作文就像是兰州拉面,要长就长,要短就短。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讲几小段话,看看老师分别是围绕哪一句话来说的:
1、小明真是个粗心的孩子。妈妈叫他去买酱油,他却买回了一瓶醋;老师叫他写作文,他却把“老大娘”写成了“老大狼”;连穿衣服,他也能扣错了扣子……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
2、河马的嘴比一般马的嘴大。有一次它在水里打了个哈欠,这时正巧有一条鱼跳进了它的嘴里,它就像吃韭菜叶一样地把这条鱼吃了下去……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河马的嘴比一般马的嘴大。”)
3、我是个集邮迷。在学校里,我经常向老师索要邮票,请同学帮忙找邮票;在家里,我发动全家人为我收集不同的邮票;我自己一旦有了零花钱,便到邮市上购买喜欢的邮票……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我是个集邮迷。”)
师:作文就是这样的奇妙。短话长说叫“展开”;长话短说叫“概括”。
(“作文就像是兰州拉面”,这种说法的确很新颖。老师接下来所讲的三个话题既生动有趣,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样做很快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并把他们带入到教学情境中来了。)
二、 朗读标题,培养语感
师:(拿出一个桔子)这是什么?
生:一个桔子。
师:(板书:“这个桔子真可爱”)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句话看谁能读得好。(反复指导学生读课题)
生:这个桔子真可爱!(“这个”应该念成“这个”不能念成“这”“个”。)
生:这个桔子真可爱!(总觉得欠了些什么,似乎该加上点什么才好。)
生:啊,这个桔子真可爱!
师:请同学们齐声读这一句话。
生:(齐读)啊,这个桔子真可爱!
(从“这个桔子真可爱!”到“这个桔子真可爱!”再到“啊,这个桔子真可爱!”这绝不仅仅只是朗读技巧的训练,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中,学生们对桔子这个写作对象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兴趣,从而为进一步观察这个桔子作了很好地铺垫。)
三、 仔细观察,合理想象
(一)初步观察
师:怎样才能写好这个桔子呢?我们要进行仔细地观察。观,就是看。察,有思考的意思。——那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这个桔子呢?
(教者带领学生初步观察这个桔子:颜色、形状、大小、重量、香味。)
(二)继续观察
师:怎样才能写得生动呢?——还需要想象,需要合理的想象。在这样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作文就具体生动了。
(教者指导学生继续观察,适时板书)
颜色:黄中带绿——黄中透绿
形状:椭圆——圆溜溜的(光滑)——像个网球——像个南瓜……
大小:差不多有掌心大——有拳头大(比一比)——有小孩拳头那么大……
重量:(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有一二两重……
香味:(香味不是味道,味道是尝出来的)清香——淡淡的清香
师:这个桔子还有它的个性,就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大家看看在什么地方?
生:还有一片叶子。
师:叶子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一下)
生:是椭圆形的。
生:像个汤勺。
师:你还能想出什么来?
生:一定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
生:一定很新鲜。
生:吃起来一定很甜。
(三)亲身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来吃这个桔子。
(教者剥开桔子,引导学生深入观察)
1、剥开皮以后,桔瓤像什么样子?(像几个小娃娃坐在一起;像棉花一样好看;像个刺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