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经典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国际组织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实际上只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大洲建立自由贸易区。该国际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大洲建立自由贸易区”可知,该组织为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故选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不包含美国,排除A;世贸组织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排除B;亚太经合组织中美国并不占主导地位,不是美国战略构想的结果,排除C。 【点睛】
本题考查北美自由贸易区,学生根据其组织特征即可作出判断。
2.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 B.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 C.已经引发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探 D.“左”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 【答案】C 【解析】
1957年,计划经济已经开始,计划经济理论当然也就已经付诸实践,其实也正是因为计划经济理论已经付诸于实践才引发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探,因为实行计划经济时人们总是认为市场经济也有优点, 而在实行市场经济时人们总是认为计划经济也有优点,另外,材料中的“货币、商品、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均是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综上所述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市场经济理论的确已经引发了初探,故C项正1956年我国就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确;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早在1956年就完成,故B项错误;“左”倾错误出现是1958年的大跃进活动,故D项错误。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A.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厚的黄金储备
B.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C.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共同签订 D.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双挂钩,一固定”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率固定,故答案为B;AC是现象而不是特征,排除;D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机构,而不是特征,排除。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三十年时间内有一种经济理论在美国居于统治地位,这就是 A.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B.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C.供给学派理论 D.货币学派理 【答案】B 【解析】
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产生的,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B正确;供给学派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排除CD。
5.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
①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②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的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①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都不正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的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①②都正确,选择D符合题意。
6.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商”含义是
B.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②都正确
A.限制私人的商业经济活动 B.取消一切商业活动 C.限制与外国贸易往来 D.一切商品均实行专卖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抑商”是指限制私人的商业经济活动,并不是取消或者严禁一切商业活动。也并不特指与国外的贸易。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是专卖。故BCD三项错误,A项正确。 7.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说明了 A.蒸汽机的使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C.蒸汽动力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 D.蒸汽动力带来了交通运输革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蒸汽机的发明,使企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这样众多企业集中在一起,就出现了许多的工业城市。BCD符合蒸汽机的作用,但不符合“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一观点的核心。故A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详解】
8.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 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和条件,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材料主旨体现的是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从而引发的新航路开辟,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揭示的是宗教矛盾,题干信息没有提及,
排除;B项本身正确,但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排除;D项本身正确,但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排除。故选C。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和条件
9.小明的曾祖父在解放前是个资本家,他经常给小明讲解放前的创业经历,下列经历可能的是 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初,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十年内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战胜利后,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目里的时间信息可得知是解放前,故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较好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③20世纪20年代初,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十年内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战胜利后,经营条件明显好转。这几项都在解放前,故D正确。
10.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自给自足 D.重农抑商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湿耕泽锄…肥是农家宝…且溉且粪”可知古代农业通过勤垦劳作灌溉施肥的方式提高农业产量,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题干未体现男耕女织的生产经营形式,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重农抑商现象,排除。
11.1961年3月,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安徽省实行“责任田”的情况,并在会上介绍“包产到户”的做法。毛泽东表示可以试验。据估计,到1962年上半年,全国20%农村地区,安徽80%的农村,贵州4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反映了 A.农村中“左倾”思想得到纠正 B.严峻形势下对政策的局部调整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D.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的20世纪6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严重的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实行的,反映了在严峻经济形势下对政策进行的局部调整。故答案为B项。这种试验是迫不得已的措施,不能说明农村的“左倾”思想已得到纠正,排除A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排除C项;这一措施短暂实施,效果有限,农民并没有真正获得生产自主权,排除D项。 12.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识记史实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A、B、C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3.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由此可见,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根本原因在于 A.黑人奴隶的起义和战争 B.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C.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工业革命发展的客观必然 【答案】D 【解析】
根据“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幅提高,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英国停止黑人奴隶贸易,使非洲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故D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选项与材料针对性不强,太笼统,不能很好地反映材料内容,排除C。 14.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