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康杯”知识竞赛试题及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保护是指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从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教育培训、技术、设备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是站在(C)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 A.职工B.企业C.政府
2.职业安全健康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国际通称,是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C)的统称。
A.身体健康B.环境卫生C.职业卫生
3.《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从保护职工的劳动安全,维护职工劳动保护合法权益的角度,进一步具体规定了(A)一定要载明保障职工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办理工伤保险两项法定事项。
A.劳动合同B.规章制度C.工伤保险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A)劳动者,
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
骗。
A.如实告知B.无须告知C.可以告知
5.法律赋予职工享有接受教育培训,以使自己具备保护自己和他人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权利。这项权利也是保证职工(B)的前提条件。
A.接受教育培训B.知情权和参与权C.掌握知识与技能
6.《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C)作业场所。 A.坚守B.保护C.撤离
7.只要依法确认职工为工伤,(A),都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和补偿(实行社会保险方式时,由用人单位缴纳保险费)。而且按照法律规定这项权利必须以劳动合同必要条款的书面形式加以确认。 A.无论责任在谁B.并非从业人员责任
C.用人单位责任
8.职工应当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A)。
A.职业病防护用品B.生产工具C.生产设施
9.《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C)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本企业工作B.本岗位工作C.本职工作
1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B)报告。
A.上级主管部门B.本单位负责人C.上级安监部门
11.安全生产(C)是用人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检查制度B.操作规程C.责任制 12.生产经营用人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B)。
A.安全宣传标语B.安全警示标志C.安全提示标志
13.用人单位要做好职工的职业健康防治和(A)。
A.监护B.管理C.保护
14.工伤保险的主要特点:(1)(B)(2)非营利性(3)保障性(4)互助互济性。 A.合理性B.强制性C.必要件 15.《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A)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保险费。
A.全部B.部分C.正式
16.所谓“工伤认定”是指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职工所受伤害是因工还是非因工造成的(C)。“被认定为工伤”,是受伤害职工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最关键的前提条件。
A.情况B.地点C.事实
17.劳动争议,也叫“劳动纠纷”、“劳资争议”,劳动争议产生在生产劳动之中,通常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
同、集体合同的过程中,因劳动(A)发生分歧而起的争议。
A.权利和义务B.工资和待遇C.合同和保险
18.《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C)解决。
A.谈判B.答辩C.协商
19.劳动争议的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之间的协议,以(B)的身份,对争议事项在事实上做出判断,在权利义务做出裁决。
A.仲裁委员会B.第三者C.劳动管理机关
20.《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内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B)担任。”
A.职工代表B.工会代表C.人力资源部门
2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C)应当依法参与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 A.党委B.职代会C.工会 22.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B),使作业场所的气象条件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
标准。在高温车间内合理布置热源,避免工人周围受到热源作用。A.解决人员劳动保护用品B.改善高温作业环境C.远离热源
23.因为(A),容易把物体的状况看错,大脑必然会根据错误的信息,发出错误的指令,人也就会作出的错误动作而造成事故。
A.亮度不足B.亮度偏高C.亮度太高
24.良好的坐姿是:身体(A),靠近工作台。
A.坐直B.前倾C.后靠
25.在钻床、车床、铣床上作业时,严禁(B)。
A.戴套袖B.戴手套C.戴护目镜 26.由于冲压加工生产效率高,手工上下料体力消耗较大,容易造成操作者(A),致使动作失调而发生事故。 A.生理疲劳B.精神紧张C.麻痹大意
27.每台起重机械的司机,都必须经过(C),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A.上级培训B.企业培训C.专门培训
28.凡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如在金属容器内焊接时,所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应采用(A)安全电压。 A.12VB.24VC.36V
29.国家把(C)列为特殊设备,设置专门机构、制定专门规程、标准严格管理。 A.大型电器设备B.汽车C.锅炉压力容器
30.职业危害因素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于(B)中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A.公共场所B.作业环境C.自然环境
31.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为(C)。
A.八大类115种B.十大类105种 C.十大类115种
32.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A)进入人体。 A.呼吸道和皮肤B.食道和皮肤C.呼吸道和食道
33.消除或降低粉尘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采用(C)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 A.通风B.隔离C.湿式
34.从安全方面来看,在(B)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事故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 A.电离辐射B.噪声C.振动 35.火灾是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通常造成人的伤亡或物的损失。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是火灾三要素。这三个条件缺少(A),火灾就不会发生。
A.任何一个B.任何二个C.任何三个
36.爆炸的主要特征是物质的状态瞬间发生变化,(C)突然释放,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并发出巨大的响声。 A.压力B.热量C.能量
37.火灾与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用火管理不善;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生产场所有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而(A);工艺布置不合理;电器设备绝缘不良。
A.通风不良B.温度偏高C.气压偏高
38.遇到火灾,拨打火警电话119。要注意使用的电话是否分机;说话要清楚,不要慌张;要讲清失火的详细地址、
(B)、讲明报警人的姓名。得到消防队明确回答后方可挂断电话,随后要到火灾现场附近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 A.失火经过B.燃烧物质C.失火损失
39.电气起火时应(A)后,才可用水扑救。
A.确信拉断电源B.报警C.确保人身安全
40.在火场上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沙土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的灭火方法叫(B)。 A.覆盖法B.窒息法C.隔离法 41.窒息灭火法适用于扑救燃烧部位(B),容易堵塞或封闭的房间、生产及贮运设备内发生的火灾。
A.面积较大B.空间较小C.较为分散
42.检查班组安全日工作的方法:(A)。 A.查看、监督、提问B.提问、查看、汇报C.查看、演示、提问
43.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A)和工作习惯,工作中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方法的行为。 A.不良作业传统B.所谓工作经验C.原有的工作模式
44统计表明,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B)原因。
A.间接B.主要C.通常
45.为了杜绝违章行为,切实做到“反违章人人有责”,在反习惯性违章活动中,每个职工都应做到: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自觉加入到反违章行列中,重新学习安全规程,(C)典型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A.从正面B.从反面C.从正反两面 46.“班前检查\的内容有三项:一是检查防护用品和用具,看班组成员系统穿戴了防护用品,是否按规定携带了防护用具。如果不符合规定,应督促他们改正。二是检查作业现场,看是否存在(B),如果存在应及时排除。三是检查机械设备,看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故障则,应及时检修。
A.影响生产障碍B.不安全因素C.危险危害因素
47.安全检查表是事先把检查对象(A)地加以剖析,查出不安全因素的所在,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并按系统顺序编制成的检查表。
A.系统B.全面C.重点
48.自我保护能力就是职工对所在工作岗位(C)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判断及能否及时、正确处理即将出现的危害的应变能力。
A.可能存在危险B.有危害存在C.危险程度
49.一些班组开展的“三个一”活动即“(B)”,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A.每日一题、每日一问、每日一考 B.每日一题、每周一问、每月一考 C.每周一题、每周一问、每周一考 50.安全技术知识的熟练并人性化的运用。一般情况下,都以学习掌握“操作规程\等来完成,也有的通过教育指导者的言传身教来实现。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受教育者都要经过(A),反复纠正错误动作,逐渐领会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技能。 A.自身的实践B.刻苦学习C.总结经验
51.事故演练以模拟实体操作为主,或采用(A),使职工能从训练中学会处理突发事件。
A.情景模拟训练B.实际操作训练C.预案文本训练
52.人在操作中的失误(或存在缺陷)是造成事故的(B)原因之一。 A.间接B.直接C.主要
53.为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尝试采取严格管理。对班组成员工作行为要严格要求,及时纠正工人的每一个误操作,(B)养成遵规守纪的工作习惯。 A.教育B.强制C.自觉
54.物的不安全状态经过人们的检查、发现和整改而被消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不断进行,又可能重复出现或产生新的不安全状态。因此,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也是一件(A)性的工作。
A.经常B.重要C.特殊
55.班组应根据生产性质、工种、作业环境等生产实际情况,按规定和需要配备足够的、(A)的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不合格的要及时报修或更换。
A.合格B.精致C.适合
56.人一边思考其他问题一边做工作的动作称为“边缘动作”,此时,本人往往并未意识到,只有当别人提醒时,才如梦方醒。边缘动作常使人发生误看
和误操作,常与(B)联系在一起,成为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A.不安全隐患B.不安全行为C.不安全状态
57.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由于长时间重复不问断的、无变化的操作动作,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容易产生(C)和厌倦感而导致违章。
A.精神紧张B.精神放松C.心理疲劳
58.违章现象在曰常工作中的表现是无组织无纪律,其思想根源是(A)。 A.主观和客观相脱离B.麻痹和大意思想C.逞能和好强心理
59.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另一种是(C)。 A.口对口吹气法B.口对鼻呼吸气法C.口对鼻吹气法
60.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C)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A.动脉血管B.大血管C.小血管 61.在急救中,如果伤员出现大出血或休克情况,则必须先进行止血和(A)不要因为忙于包扎而耽误了抢救时间。
A.人工呼吸B.输血C.心脏胸外挤压
62.伤员脊柱骨折搬运伤员放到担架上以后,要让他(B)腰部垫一个衣服垫,然后用3~4根布带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搬运中滚动或跌落,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转,刺激血管和神经,使下肢瘫痪。
A.平躺B.平卧C.侧卧
63.《安全生产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6月29日通过,实施时间是C。
A、2002年12月31日B、2002年11月l日C、2003年1月1日 64.某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发生此问题涉及的失职者是A。
A、企业负责人B、安全技术部门 C、总工程师D、项目经理
6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是保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B。
A、标准B、组织保障C、准则D、管理依据
66.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D,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职业岗位上B、生产工作中 C、劳动过程中D、职业活动中 6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A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地方政府 68.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C。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9.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卫生行政部门B、工会组织C、用人单位
70.用人单位的B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专业人员B、负责人C、安全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