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三套。柱、梁等模板成型后均应编号
, 以防止上层使用时混淆。
模板拆除后 , 应及
为加快周转 , 应减少因砼粘结对复合木板面的损伤。
时清除粘结在其表面的水泥浆 , 重复使用前须喷涂隔离剂。模板每次 使用后应视其变形及损坏程度
, 及时组织整理或更换 , 确保达到优质
结构标准。
e 砼浇筑过程中 , 应派专人进行检查观察模板外观形状
, 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
f 砼达到拆除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拆模
, 拆除过程中必须遵照
GB50204中的规定执行。
(三)钢筋工程
钢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 同时方便钢筋的绑
扎和砼下料振捣。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 同时按规定取样复试 , 合格后方可使用。
( 1)钢筋的制作成型
本工程在钢筋成型前要认真熟悉图纸准确放样 , 依翻样图出小样 , 依小样下料制作 , 确保样单及钢筋制作准确无误。钢筋制作完成后 , 用塔吊运至所需高度 , 制作成型的钢筋堆放在塔吊臂的旋转半径内 , 以免二次运输。
( 2)钢筋的绑扎
柱钢筋用塔吊吊至楼面就位绑扎 , 部分梁钢筋可绑扎成型 , 吊装就位。梁板钢筋绑扎时 , 必须与木工做好配合 , 交叉进行钢筋绑扎。 梁板柱钢筋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 在节点处钢筋要正确穿插 ,
11
保证主要受力构件截面内钢筋受力力矩。
注意成品、半成品的保护 , 用脚手钢管焊成 300mm高马凳上铺脚手板 , 做成走人通道 , 禁止将上层钢筋踩下去 , 并用砂浆层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 水泥砂浆垫块应预先预制 , 其厚度为设计及规范要求。 在钢筋绑扎好后 , 即应绑扎好或垫好垫块 , 交付木工支撑或交付验收。
柱中砖墙拉结筋采用在模板上用手电钻打孔预埋相应规格的钢
筋 , 柱内满足锚固长度 , 柱外留 10d在砌筑墙体前焊接至设计长度。
( 3)钢筋交叉点应用铁丝扎牢 , 板的钢筋网 , 除靠近外围两行钢 筋的相应点必须全部扎牢外 , 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 , 但必须保证受力筋不能产生位移 , 双面受力筋必须全部扎牢。
( 4)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 , 应与受力筋垂直设置 , 箍筋弯钩叠合处 , 应沿受力筋方向错开设置。
( 5)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 , 在构件内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焊接 , 接头距钢筋弯拆处 ,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且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
( 6)楼梯钢筋绑扎 , 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 7)接头搭接长度未端距钢筋弯折处 , 不得小于钢筋直径 10 倍 ,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 , Ⅰ级钢筋绑扎接头未端应做弯钩 , 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钢筋搭接处 , 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各受力筋之间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 在受拉区不得超过 25% 受压区不得超过 50%。
( 8)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 应符合下列规定 , 板保护层厚
12
20mm,梁保护层厚 30mm,柱保护层为 30mm。
( 9)构造柱、梁、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 箍筋的接头应接错布置在
四周
纵向钢筋上 , 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绑牢 , 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交叉点可间隔绑牢 , 以防骨架歪斜。
( 10)各部位钢筋的搭接、锚固均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执行
,
钢筋
绑扎完毕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及时通知业主、 监理及有关部门验
收 , 并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手续。
(四)混凝土工程
( 1)采用现场搅拌砼 , 塔吊垂直运输至浇筑部位 , 现场搅拌的砼 水泥、砂石、钢筋应有质保书 , 材料应分别堆放 , 水泥应按先进场先用 , 后进场后用的原则。
( 2)浇筑前应先将模板上垃圾、泥土和钢筋上油污、铁锈清除干净 , 全面检查钢筋、模板、预埋件、预留孔是否处理完毕 , 检查其位置及数量是否与设计符合 , 做好隐蔽工程验收 , 并做好向班组质量安
全技术交底 , 浇筑时必须有业主和技术负责人签发的浇筑令方可进行
浇筑。
( 3)砼浇筑必须连续进行 , 如必须间歇 , 则其时间尽可能短 , 且应
在砼初凝之前将砼浇筑完毕。振捣砼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 落。采用插入式振动器 , 振动砼移动间距 , 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动器距模板距离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2, 并尽可能避免
13
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等。
(4) 为保证浇筑的砼整体性 , 振捣器应插入下层砼 5cm,浇筑施工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 浇筑完成后覆盖养护 ,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 昼夜。
(5) 要减少质量隐患 , 原则上不得留置施工缝 , 对于因施工工序或其它特殊原因留置施工缝的 , 必须做有效的处理 , 在已硬化的砼表面
清除水泥薄膜、 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砼层 , 并冲洗干净。浇筑前 , 先铺水泥浆或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层 , 处理好的砼施工缝 , 必须做好养
护工作 , 养护不少于 7天, 且严禁上人踩踏。
(6) 砼终凝后 3 小时内 , 加盖草袋 , 且洒水养护。
(7) 施工现场每 100 立方米砼每一班组必须留置 2 组试块 , 其中 一组试块标准养护 , 另一组试块与现场同条件养护 , 试块的提取养护、
送检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有关文件所要求的程序进行。
(五) 墙体工程
㈠外墙
( 1)外脚手架使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立杆位置距离墙面 为 30CM,小横杆里端距墙不大于 20CM,小横杆外端伸出大横杆外的长度为 20CM,内外立杆间的横距为 1M,立杆纵距为 1.5~1.8M 。
搭设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夯实——基础承载实难、材料配备—
—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 钢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
——小横杆——大横杆 (搁栅)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
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14
拆除工艺流程: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板——大横杆——立杆
( 2)主要材料: 600×240×200加气混凝土砌块规格、普通硅
酸盐水泥、中砂、普通实心砖、 φ 6分布钢筋。
( 3)机具:搅拌机,砌块切割机,后台计量设备, 5mm筛子、手推车、大铲、铁锹、刀锯、手摇钻、线锤、托线板、小白线、灰桶、
铺灰铲、小锤、小水桶、水平尺、砂浆吊斗及垂直运输工具等。
( 4)工艺流程:基层处理——砌三皮实心砖踢脚——砌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与门窗口联接(压顶、过梁)——顶部封堵。
( 5)砌块砌筑前一天进行浇水湿润,冲去浮尘,清除表面杂物 后方可吊运就位。每层开始时,从转角处开始,转角处按要求设置2 φ 6拉结筋。 ㈡内墙
( 1)材料:水泥珍珠岩版
( 2)机具:电动切割机、空压机、射钉枪、撬棍、托板、铁抹
子、2米靠尺、钢尺、铁锤、墨线盒、钢丝刷、软毛刷、水桶、梯子。
( 3)工艺流程:结构墙面、地面、楼板底面清理——弹线,留出门窗洞口位置——安装隔墙板——抹门窗洞口护角——板缝处理
——细部找平处理。
三、屋面及防水保温工程
1、屋面工程
主要施工顺序:屋面找坡——屋面找平——
SBS改性沥青防水涂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