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选择题

1.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开发的一款网络消费信贷产品。支付宝用户申请开通花呗服务可以在消费时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 500万,而在购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花呗这类产品的发展( )

①对数码产品的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 ②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范围 ③拓宽了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途径 ④可能会刺激年轻消费者攀比和超前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这种消费观念( )

A.符合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显示 B.是一种崭新的消费观,是消费的新潮流 C.符合扩大内需的要求,必然促进经济与生活发展 D.是超前消费、畸形消费

3.个性消费是2017年全球消费趋势之一,从大学的课程设计到餐厅的沙拉吧,如今定制化的选择充斥着消费市场,消费者也愿意为“个性”支付更多钞票。个性消费 A.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B.属于超前消费,不值得提倡 C.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D.坚持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4.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鞋店卖90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卖到几百元,却总是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1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种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很走俏。价格越高,越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凡勃伦效应。这表明( )

A.适合消费心理的价格都是合理的 B.消费心理对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 C.购买商品要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 D.消费者购物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

5.2017年底上映的电影《芳华》,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许多影评人不断发表观点,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群对过往的怀念,纷纷走进影院,去体昧曾经的“芳华”。这群观影者主要是出于以下哪种心理去观看影片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6.“宁肯让父母在家受累,也不能让自己在校吃穿比别人矮半截。”造成某些中学生的这种消费行为的心理主要是 A.从众心理 B.攀比心理 C.求实心理 D.理性消费

7.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每年消费的奢侈品数量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对此,我们应当 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 ②培育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当前,很多网红店成为人们必打卡的地方。武汉某网红店为了提高店铺知名度,采用“代办排队”模式,雇佣排队购买人员,在江汉路步行街人流较多时进行排队,造成客人多的假象,误导消费者购买。该网红店利用了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9.市场上某款新手机的出现,让用户的体验在许多重大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它带来了先进的新摄像头系统、更胜以往的性能和电池续航力、富有沉浸感的立体声扬声器、色彩更明亮丰富的显示屏,以及防溅抗水的特性。它周身的每一处,都闪耀着强大科技的光芒。面对该款手机,市民内心充满了矛盾,性能优越的手机谁都想购买,然而由于其价格较高,不少市民望而却步。以下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抓住消费者攀比心理是该手机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

②“不少市民望而却步”说明居民收入水平就影响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 ③“市民内心充满了矛盾”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对立的一面 ④该款手机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使用了创新的技术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0.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国游学,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家长们无形中陷入“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心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

①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 ②树立正确消费现,摒弃盲目攀比心态 ③正确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 ④注重物质消费,克服只注重精神消费的倾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开发的一款网络消费信贷产品。支付宝用户申请开通花呗服务后,可以在消费时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

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500万,而在购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花呗这类金融产品的发展

①拓宽了居民获取财产性收人的途径 ②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范围 ③对数码产品的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 ④可能刺激年轻消费者攀比和超前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不约而同》体现了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3.对漫画《喜刷刷,喜刷刷!》所反映的消费行为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消费

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我国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但仍有不少人将浪费作为“面子”的象征。更有甚者,在自身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仍讲究排场、“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启示我们在消费时应( ) 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 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AA制,是“AlgebraicAverage”的缩写,意思是各人平均分担所需费用,通常用于饮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开发的一款网络消费信贷产品。支付宝用户申请开通花呗服务可以在消费时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500万,而在购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花呗这类产品的发展()①对数码产品的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②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范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fctu7r52g6m3qp9xkwe9ersa9pruq00xb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