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2.了解乙烯的制备和收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乙烯和乙烷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乙烯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 3.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外在美。 教学重点、难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 教学过程

石油、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由石油、煤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获得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例如,从石油中获得 乙烯 (目前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从石油或煤中获得苯 等其他基本化工原料。这一节里我们要学习、探讨乙烯和苯的分子结构及性质。

【实验探究】石蜡油分解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将浸透了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的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利用该气体进行如下实验:

操 作 1气体.通入紫色的KMnO4溶液 2气体.通入红棕色的溴的CCl4溶液 3.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

现 象 溶液褪色 溶液褪色 气体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思考与交流】

1. 那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具有与烷烃相同的性质?

答:① 气体不溶于水 ;②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 2. 那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具有与烷烃不同的性质?

1

答:① 气体能使KMnO4溶液褪色 ;② 气体能使KMnO4溶液褪色 。 【 结论】产物中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烷烃和烯烃。

烯烃分子中碳碳双键( C === C )属于不饱和烃,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最简单的烯烃是乙烯。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 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

一、乙烯

1.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分子组成 :C2H4 (属于 烯烃 烃)

(2)分子结构: H H H H ①电子式 H C C H ② 结构式 C C

H H ③结构简式: CH2 === CH2

④结构特点:6个原子 在一个平面上 ,键角 120° ;属于 非极 性分子

2.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 无 色、 略带甜味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 小 , 难 溶

于水。

3.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发生氧化反应、 加成 反应、。

.

(1)氧化反应:

点燃

CH2=CH ①可燃性: + 3O 2CO 22 +2H2O 2

现象:火焰 明亮 且伴有 黑烟 同时放出 大量的热 。

※ 乙烯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3.4%~34%,所以点燃乙烯之前一定要注意什么? 答:检验纯度。

②被KMnO4(H)氧化:使KMnO4 溶液 褪色 。

(2)加成反应;与卤素单质、水、氢气、卤化氢等加成。

溴的CCl4 溶液 C2H4 ( 褪色 )

反应: H H H H

2

H —C == C — H + Br —Br H — C — C — H

Br Br

(1,2— 二溴乙烷) 生成的1,2— 二溴乙烷是 无 色 液 体 难 溶于水。 ※请尝试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

②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氯化氢加成: ③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加成:

④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加成: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 不饱和 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

合物的反应叫 加成 反应。产物饱和且纯。

4.乙烯的用途: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 石油化工 发展水平 。

⑴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制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⑵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

随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C )

A 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 乙烯与氯气混合 D 乙烯通入浓盐酸

2.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B )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3.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B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硫酸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高锰酸钾的洗气瓶

4.某气态烃在密闭容器内与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如果燃烧前后容器内(温度高于100C)压强保持不变,该烃可能是------------------------------------( B )

A . C2H6 B. C2H4 C . C3H8 D. C3H6

0

5.乙烯中混有SO2气体,欲除去SO2,最好依次通过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 D )

A.KMnO4酸性溶液、浓H2SO4

B.溴水、浓H2SO4 D.NaOH溶液、浓H2SO4

C.浓H2SO4、KMnO4酸性溶液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 2.掌握苯的典型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3

1.通过解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介绍,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2..通过苯及其同系物性质的对比,对学生进行“事物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苯的分子结构 教学过程:

二、苯 H 1.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苯的分子组成:分子式 C6H6 H C H C C (2)苯的分子结构:

C C H C H ①结构式: H ②结构简式: 或

③分子模型:

④结构特点:苯分子里不存在单、双交替的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 完全等同,是一种

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6个碳原子形成平面正六边形结构,12

原子 共平面 。

※芳香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 苯环 的碳氢化合物。

2.苯的物理性质:苯通常是 无色 色、带有 特殊气味 气味有毒的 液 体,,密度比水

小 , 不 溶于水,与有机溶剂(乙醇、氯仿、乙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丙酮等)混溶,苯也是常用的有机溶剂,熔沸点 较低 (熔点为5.5℃,沸点为80.1℃),易挥发,蒸气有毒。

3.苯的化学性质 :难氧化、易取代、能加成。(兼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

比 饱和烃 活泼 ,易发生 取代 反应; 比不饱和烃 稳定 ,难发生 加成 反应。

4

KMnO4溶液 加入苯 振荡 ( 不褪色 )

溴 水 加入苯 振荡 ( 不褪色 )

(1)氧化反应:苯不能被KMnO4 (H) 氧化,能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方程式:2C6H6 + 15 O2 点燃 12CO2 + 6H2O 现 象:火焰 明亮 ,带有 浓烟 。

解 释:苯中含碳质量分数高,不能充分燃烧,游离出炭的颗粒。 (2)取代反应:

FeBr 3 Br

①苯的溴化反应: + Br2 + HBr

※ 生成的溴苯:是 无 色的 油 状 液 体,不 溶于水,密度比水 大 。

②苯的硝化反应: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酸共热至50℃----60℃发生反应 。

浓硫酸 + HO-NO2(浓) —NO2 + H2O △

※ 生成的溴苯:是 无 色的 油 状 液 体,不 溶于水,密度比水 大 。有 苦杏仁 味,

蒸气有毒。

(3)苯的加成反应:在有镍催化剂存在和180℃----250℃的条件下,与H2 加成。

Ni

+ H2 (环己烷)

※ 含有一个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如甲苯、二甲苯等,都可以发生上述类似的取代反应和

加成反应。

比较 液溴 溴水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烷烃 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不反应,但可以萃取使水层褪色 烯烃 苯 加成 一般不反应,催化可取代 加成褪色 不反应,发生苯萃取使溴水层褪色 【知识拓展】有机物燃烧规律 1.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规律:

(1)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CO2和H2O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碳、氢__两种元素,可能含有

5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不反应 不反应,互溶,不褪色 加成褪色 不反应,互溶,不褪色 氧化褪色 不反应

3f8xj6vcb57z7sh75m1a072ie1yhw200mx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