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③ 第一单元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 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 ) .
A.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解析:要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 维上的传导,需要将该药物分别放置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对反射弧的某一 位点进行刺激,看兴奋能否通过药物放置点,观察指标为效应器的反应。若将药物 放于B处,刺激C点,因兴奋不经过药物放置点,所以该实验设置对于实验目的来 说无意义。 答案:C
2.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 量。兴奋在神经元细胞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刺激突触后膜完成 的,是单向传递的。 答案:C
3.(2010·盐城模拟)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 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或胞体,是单向传递的,所以依图可确定A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端与效应器相连 接,传导方向从A端到B端。刺激E点,兴奋不能传到D点,若再刺激D点,在E 处测到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B
4.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
有调控作用。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V 区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答案:B
5.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 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下一 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这个过程消耗能量,自然发生ATP的合成和水解,注意 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 答案:D
6.(2010·南京质检)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解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个小枝的 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 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答案:B
7.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
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解析: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 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当在a点 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都偏转2次;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在e点施加 一强刺激,d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 答案:C
8.右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解析:①为突触小泡,其内容物——递质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的通透 性增大,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 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所以A、D错误。②为 突触间隙,其间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为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
+
膜,因此B错误。 答案:C
9.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 )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解析:能否复述医生的一段话与听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的受损有关,而血 细胞数量的变化与神经中枢无关。 答案:B
10.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解析: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内,其余三项所述活动均涉及大脑 皮层的高级中枢。 答案:C
11.(2010·扬州质检)下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
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 )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考试习题(三维设计)必修③第一单元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