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XXXX-XXXX《铜及铜合金镀锡带》
编制说明
一、 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6〕80号20161862-T-610要求,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负责起草制定GB/TXXXX-XXXX《铜及铜合金镀锡带》国家标准,凯美龙精密铜板带(河南)有限公司和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参加起草,完成年限为2018年。
二、工作简况
1 立项目的和意义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高性能产品层出不穷,从而对基础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广泛用于汽车连接器的铜合金材料也要求在任何工作环境下都要保持稳定的导电性能,为此就需要材料具备耐高温,耐腐蚀,优良的焊接性,应对微小型化的耐应力释放性以及满足环保要求的无铅化。但是铜金属本身很容易氧化变色,这层氧化膜会影响到导电性能。锡的化学稳定性高,在大气中耐氧化不易变色,与硫化物不起反应,几乎不与硫酸、盐酸、硝酸及一些有机酸的稀溶液反应,即使在浓盐酸和浓硫酸中也需加热才能缓慢反应,通过特殊的前处理工艺,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结合牢固、光亮、致密、均匀、连续的合金镀层。
高端汽车连接器及电子工业器件大量需要高精度镀锡铜带,而国内企业由于缺乏技术,2014年之前还不能生产此高档镀锡铜带产品,只日本古河电工等极少数外资企业可以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主要依靠进口。
为了填补这一国内空白市场,国内少数厂家开始研究镀锡产品,并逐步进入市场,但国内无相关镀锡产品标准。为规范产品生产,制定镀锡带产品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 项目编制组成员
根据任务落实会会议精神,本标准由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相关单位参与起草,并组建了《铜及铜合金镀锡带》国家标准制定小组。
1
3 主编单位的技术基础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主持修订本标准,公司于1998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家集“产、学、研”与“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000年11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安徽省新材料工业制造和出口基地。2012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认定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12年12月,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认定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创新型企业,2013年12月,“XINKE及图”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公司主导产品有铜合金板带材、铜及铜合金杆材、线材、棒材、型材、特种电线电缆等80余个品种、1000多种规格。主导产品高精度锡磷青铜带和锌白铜带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和50%以上,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和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拥有50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主导和参与起草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11项。
4 主要工作过程
4.1接到任务后,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立即成立了标准制定编制小组,我们查阅了许多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欧盟的EN 标准、日本JIS标准和ISO国际标准,同时,我们多次与业内厂商、客户讨论及征求意见,召开了多次标准修订讨论会,深入了解我国目前铜加工技术水平和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标准的制订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从而使标准制订更趋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生产出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标准制定过程中,我们对各国标准进行了分析,查阅了欧盟EN13148:《铜及铜合金 热浸镀锡带材》标准和日本用于生产弹性元件和接插件的铜带标准,日本JIS H3130《弹簧用铍铜、钛铜、磷青铜和锌白铜板和带》等标准,结合我国的市场需求及实际情况起草了GB/TXXXX-XXXX《铜及铜合金镀锡带》标准,2017年6月13日形成了标准讨论稿,
2
三、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制定单位自接受起草任务后,成立了本标准编制工作组,负责收集生产、检验数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等信息。初步确定了《铜及铜合金镀锡带》标准起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
1 查阅相关标准和国内外客户的相关技术要求;
2 根据国内外铜及铜合金带材企业具体情况,力求做到标准修订科学、先进,满足市场需要;
3 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及测试数据确定技术指标取值范围,力求做到标准修订经济合理、实用;
4 完全按照GB/T 1.1和有色加工产品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格式和结构进行编写。
四、标准的主要内容 1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镀锡带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高端汽车连接器及精密电子工业器件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以下简称镀锡带)。 2 主要技术指标
2.1 基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3
表 1 牌号﹑状态和规格 厚 度 牌 号 H80 H63 H65 H70 代 号 C24000 T27300 C27000 T26100 状 态 mm 宽 度 mm 热加工(O06)、1/4硬(H01)、1/2硬(H02)、硬(H04) 热加工(O06)、1/4硬(H01)、1/2硬(H02)、3/4硬(H03)、硬(H04)、特硬(H06)、弹性(H08) 1/4硬(H01)、1/2硬(H02)、硬(H04)、特硬(H06)、弹性(H08) 0.1~1.2 热加工(O06)、1/4硬(H01)、1/2 硬(H02)、硬(H04)、特硬(H06)、弹性(H08) QSn4-3 C51100 6~450 QSn5-0.3 QSn6.5-0.1 QSn8-0.3 TFe0.1 T 51010 T51510 C52100 热加工(O06)、1/4硬(H01)、1/2C19210 硬(H02)、硬(H04)、弹性(H08) 1/2硬(H02)、硬(H04)、 特硬(H06)、弹性(H08) TFe2.5 C19400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以供应其他牌号﹑状态和规格的镀锡带箔材。
2.2 基材的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中相应的规定。
表2 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厚度允许偏差 普通级 ±0.010 ±0.015 ±0.018 ±0.020 ±0.025 ±0.030 高 级 ±0.005 ±0.008 ±0.010 ±0.015 ±0.018 ±0.022 厚度 0.1~0.2 >0.2~0.3 >0.3~0.4 >0.4~0.5 >0.5~0.8 >0.8~1.2 注:需方只要求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数值的2倍。
4
2.3.镀锡带镀层厚度范围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表4的规定。
表3 回流镀层厚度范围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厚度范围 类别 不小于 Cu打底镀层厚度 Sn镀层厚度 0.0005 0.0008 不大于 0.0015 ±0.0005 0.002 厚度允许偏差
表4 热镀层厚度平均值、厚度范围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厚度范围 厚度平均值 不小于 0.002 0.0035 0.005 0.0075 0.001 0.002 0.003 0.005 不大于 0.003 0.005 0.007 0.010 ±0.001 ±0.0015 ±0.002 ±0.0025 厚度允许偏差
2.4 镀锡带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中相应的规定。
表5 宽度及其允许偏差
宽度允许偏差 厚度 6~50 0.1~1.0 >1.0~1.2 ±0.05 ±0.1 >50~100 ±0.075 ±0.15 >100~200 ±0.1 ±0.2 >200~450 ±0.2 ±0.3 注:需方只要求单向偏差时,其只值为表中数值的2倍。
2.5 镀锡带的侧边弯曲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镀锡带的侧边弯曲度 宽度 mm >6~10 >10~20 >20~200 >200~450 侧边弯曲度 mm/m 厚度≤0.5 ≤2 ≤1.5 ≤1 ≤1 厚度>0.5 ≤3 ≤2.5 ≤2 ≤1.5 注: 需方如要求其他宽度镀锡带,则侧边弯曲度由供需双方协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