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 型 得 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总 分 一、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每题1分,共70分)
1.注册计量师,是指经_ ___取得相应级别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后,从事规定范围计量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A.考核 B.考试 C.考核认定或考试 D.考核或考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 。
A.1985年9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B.1985年9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C.1986年7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D.1986年7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3.承接仲裁检定的有关计量技术机构,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定、测试任务,并对仲裁检定结果出具____ ______。
A.仲裁证书 B.仲裁报告 C.检定证书 D.仲裁检定证书
4.以下哪个内容不属于计量法调整的范围___ ____。
A.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 B.销售计量器具 C.进口计量器具 D.家庭自用计量器具
5.计量检定过程包括了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检查一般包括计量器具的______检查和计量器具的__ ___检查。
(A) 准确性,可靠性 (B)准确性,稳定性 (C)外观,计量特性 (D) 外观,准确性
6.以下不是国务院行政部门发布的计量规章是__ 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第 1 页 共 14 页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解释》
C.《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 D.《计量基准管理办法》
7.以下关于计量仲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 ____。
A.申请仲裁检定应向所在地的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递交仲裁检定申请书;属有关机关或单位委托的,应出具仲裁检定委托书。
B.接受仲裁检定申请或委托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在接受申请后15日内发出进行仲裁检定的通知。纠纷双方在接到通知后,应对与计量纠纷有关的计量器具实行保全措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破坏其原始状态。
C.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如对一次仲裁检定不服时,可在接到仲裁检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二次仲裁检定。
D.我国仲裁检定实行二级终裁制。
8.计量检定印、证不包括_______。
A.检定证书 B.检定结果通知书 C.检定合格印 D.检定印
9.计量检定人员的义务不包括_______。
A.参加本专业继续教育
B.保证计量检定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真实完整、 C.保守在计量检定活动中所知悉的商业和技术秘密 D.承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委托的与计量检定有关的任务
10.以下关于注册计量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注册计量师分为一级注册计量师和二级注册计量师 B.初始注册需要提交相应级别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
C. 初始注册需要提交申请人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或聘用合同 D. 《注册证》是注册计量师资质凭证,由所在单位统一保管和使用。
11.部门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须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_______后方可生效。
A、上报 B、申报 C、备案 D、报批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是_________。
第 2 页 共 14 页
A 计量法律 B 计量行政法规 C 计量规章 D ABC均不是
13. 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_______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从而确保工作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可靠,确保全国计量单位制和量值的统一。
A 检定 B 校准 C 检定和校准 D 检测
14. 企业、事业单位制造标准物质,必须具备与所制造的标准物质相适应的设施、人员和分析测量仪器设备,并向________申请办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A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 省级计量行政部门 C 与其主管部门同级计量行政部门 D 县级以上计量行政部门
15. 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强制检定的实施情况,应经常进行监督检查;未按规定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________申请周期检定的,要追究法律责任,责令其停止使 用,可并处罚款。
A 计量检定机构 B 计量校准机构 C 计量行政部门 D 省级计量检定机构
16. 仲裁检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有关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进行仲裁 检定时应有纠纷双方当事人在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_________进行。 A 可以缺席 B 不可以缺席 C 应延期 D 经批准后延期
17. 申请计量检定员资格,应当连续从事计量专业技术工作满_________并具备________以上本项目工作经历。
A 6个月、3个月 B 1年、1年 C 1年、3个月 D 1年、3个月
18.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P29) A 单位 B 计量单位 C 法定计量单位 D 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19.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主要包括_______ A《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内容的执行情况 B《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规定内容的执行情况 C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所建计量基、标准状况进行赋值比对 D以上全部
20. 以________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检定的数据作为处理计量纠纷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
第 3 页 共 14 页
A 本地区最高计量标准 B 省级最高计量标准 C 计量基准 D 计量标准
21.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的对象是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_____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A.质量、体积、长度 B.面积 C.计数 D.以上全部
22.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________制定。
A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B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C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D 计量技术机构
23.下列__________对眼睛的伤害最大。
A.红外线 B .可见光 C.紫外线 D.太阳光
24.________应具有较强的本专业计量技术课题研究能力,能够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提升计量基准、标准的准确度
A.一级注册计量师 B.二级注册计量师 C.计量检定员 D.计量工作者
25.职业道德是指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下列关于职业道德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职业道德是以所从事职业所在行业的整体利益出发,以行业的生存和兴旺为目标来规范和评价职业内从业人员的行为,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B. 职业道德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职业道德具有强制性 C. 职业道德具有强制性
D. 职业道德可以提高和维护从业人员的形象和声誉
26.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称为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________基础。
A风险评估 B事故规律调查 C危害范围评估 D损失大小评估
27.每份检定、校准或检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于在可能时识别__________,并保证该检定、校准或检测在尽可能与原来条件接近的条件下能够复现。
A.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 B.测量设备的影响 C.误差的影响量 D.环境的影响因素
28.开展商品量检测时,应使用国家统一的商品量检测技术规范,如无国家统一制定的技术规范,应执行由_________规定的检测方法。
A计量检定机构 B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C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第 4 页 共 14 页
29.质量管理原则的核心是_________。
A.查找和确定不合格原因 B.查找不合格原因 C.持续改进 D.消除不合格原因
30.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有_________
A. 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B.《计量法》 C. 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D.以上全部
31.下列关于计量基准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建立计量基准可向各级质量计量行政部门申报 B.计量基准复核周期一般为4年
C.建立计量基准应当可向国务院有关部门申报 D.计量基准是一个国家量值的源头
32.某单位以前没有流量方面的计量标准,现在新建立了一项流量计量标准,它的量值可以溯源到本单位的质量和时间计量标准,所以_________。
A、可以判定其属于最高计量标准 B、可以判定其属于次级计量标准
C、无法判定其属于最高计量标准还是次级计量标准 D、既可以作为最高计量标准,也可以作为次级计量标准
33.下列计量标准中可以不经过计量行政部门考核、批准,就可以使用的是________。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B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C企事业最高计量标准 D企事业次级计量标准
34. 下列关于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量值传递是指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者校准,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通过各等级的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的活动
B量值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C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互为逆过程。量值溯源是自上而下逐级溯源;量值传递是自下而上,可以越级传递
第 5 页 共 14 页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试卷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