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精品]浅论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论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论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高中地理知识庞杂,教学难点多。本文针对高中地理 学习的特

点和学生学习过程,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提 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和建议,达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的 目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中学教育中对于“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的要求达到了空前高度。地理学科作为高中文科综合的一部分,在高 考文综中占有一定比例。然而,长期以来高中地理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教学方式单调、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记忆等,地理知识因 多而散,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一些学生丧失了地理学习兴趣, 致使地理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 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了地理教学的第一要务。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和对 新课改的认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

不论何种学习,基础知识的掌握都是最根本的。高中地理知识面 广,要点难点多,很多学生,尤其是刚进入高一学习的学生难以分清 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难以提高 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1 .总结归纳基本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 基本

点,例如国家的基本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的分布,中国南北方?的 分界线,不同气候区域的分界线,等等。

2.形象式和联想式强化记忆。基础知识的掌握既要靠平时强化记 忆,又

要善于寻找一些特殊方法,包括运用形象式和联想式的方法帮 助快速记忆,例如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可以用“一小一大,一高 三低”联想记忆,减轻

3.灵活运用地图或者简图。地理基础知识的记忆,尤其重要的是 要灵活

运用地图或者简图,例如学习必修三(湘教版)美国农业时, 一定要抓牢三图,即美国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 布图,用图理解,用图记忆。

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原理,提高能力

地理知识“多而散”,然而隐藏在“多而散”下的是它们的内在 联系。

1.自然地理方面,尤其是必修一,难点是地球运动、大气环流和

洋流等知识点。一些学生认为地理学习困难,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知 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大气环流为例,必修一(湘教版)地球大气环流 识点,这些知识点是由易到难,一环套一 ?环的关系,热力环流是基础, 再加上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可以充分利用热 力环流的简图,使学生弄清楚热力环流的成因,理解热力环流图,并 掌握三圈环流图,加上考虑海陆热力差异,让学生得出南半球的气压 带和北半球的气压中心分布情况。让学生考虑东亚和南亚的风向,自 然会发现东亚和南亚的风向随着季节发生变化,引出季风环流这一特 殊的大气环流,方便对季风环流中风向、源地、性质、原因、地区分 布等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方面,有热力环流、三

环流、气压带风带分布、季风环流等相关知

2.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看似彼此分离,在教材中属于不同部分, 却有着

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找出它们 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深入理解它们的因果关系,明白原因和原理,加 强对知识的掌握。下面列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城镇空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人多的地方、沿河湖海、交通枢纽、 旅游胜地、商品集散地和边境I I岸。既有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 位,乂有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在考虑城市区位因素时,对于历史悠久 的古城,例如四大文明古国优先重点考虑自然区位因素;对于历史较 短的城市重点考虑经济地理区位,例如郑州、大庆、丹东;特殊的城 市,例如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就得益于国家的政 策和外交,也就是政治文化地理区位。讨论城镇空间分布这一人文地 理知识,必须配合该城市的历史,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综合考虑。

从半球看,地球上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而南半球只有10% 的人口;从纬度分析,在北半球,人口多集中在北纬20。~60°的 温带和亚热带

地区;从海陆关系看,人口分布集中于趋向沿海地区; 从地形看,人口大多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平原地区,海拔高的地方人I I 相对稀少。可以看出: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 吸引力。现在世界人口的79.4%集中在北纬20?60。地区;世界海拔 200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56. 2%,结合这些因素,就可以发现地 理位置不同一一气候不同一一每个地区的发展潜力不同,就决定了该 区的经济类型,决定了人口的地区分布差异。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是一个地理现象的两个方面,要全面认识地 理现象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考虑,统观全局,才能得到一个恰当合适 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整体认知地理事物和 现象。

三、培养地理观念,整体认知地理

1 .地理观念的培养。所谓地理观念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地 理思

维能力,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有效学 习。首先,树立整体观念,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了解地理是一个 整体,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其他要素,其至改变整个地 理环境。比如阿斯旺大坝的修建,这项工程主要是为了改善当地的水 文特征,但它的修建影响了当地的土壤、生物等要素,甚至影响了当 地的生态环境,这都是基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是对于学生整体思 维能力的锻炼。其次,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既要求发展满 足当代人的需要,乂不能影响子孙后代的生活甚至生存。既要满足当 地人的需要,又不可以损害他人利益。联系地理学科的整体性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一个主要线索。要让学生明白,社会的发展要建立 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为让学生树立积极观念,培养符合 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 将地理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2.综合考虑多种要素,构建地理知识框架。地理环境是多种要素 组成的

整体,对各个要素,我们都进行过系统学习,在巩固基本知识 的前提下,我们需要进行分部整合。例如:《旅游地理》中需要对我 国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省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的分析和评价,将需要 的地理知识整合做整体研究,也就是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例如,学习 了气候,要全面分析一个地方的气候就需要知道该地的气候类型、气 候特点、气候成因及与之相应的文化、经济,这样不仅构建了该地的 气候知识框架,而且全面了解了该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考试中, 对这种整合后知识点的总体考察,也是一个热点,并

且是学生答题的 难点,在课堂上应注意整合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更 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探究各知识点之间的深层联系,形成 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树立地理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地理学习难的问 题。

参考文献:

[1]林羽翔.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 .海 峡科学,2010 (2).

[2] 李芹.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3).

[3] 梁亮峰.高中地理课程有效教学刍议[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

育),2010 (12).

[4] 季刚林.新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产生的儿点思考[J]. 新课

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 (9).

[5] (6)

.

时静.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J].学周刊B版,2011

[精品]浅论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doc

浅论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浅论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高中地理知识庞杂,教学难点多。本文针对高中地理学习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过程,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和建议,达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中学教育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f05e5q7p51xu1x81dzc4m0xd0pwbf00nj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