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交通工程总论 实验项目名称:车速调查 学生姓名: 专 业: 班 级:
同组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交通工程总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车流或车辆速度作为交通工程重要的基本参数,其数值大小与道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交通管理,以及交通控制、规划设计、设施功能和使用质量均有密切关系。
从交通运行观点出发,车速又可分为地点车速和区间车速。车速的调查目的一般为:
(1) 对某处周期性速度调查,掌握速度分布状态机速度变化特性,为规划设计指
标与服务水平提供依据。
(2)为交通管理与控制提供速度依据,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 决定最高最低限速值;
2) 判断在曲线范围限制速度的必要性; 3) 为合理设置标志提供速度数据; 4) 决定禁止超车的区段
5) 用于判断对学校、公园附近的道路上行人实行保护措施的必要性以及设施
设置的合理性。
(3)通过事前、事后调查判断交通管理和工程设施效果。 (4)为事故分析提供速度数据。
(5)用于决定道路几何设计要素:如曲线半径、纵坡机变速车道长度等。 (6)用于其它交通研究:
1) 平均速度于通行能力的关系; 2) 速度与交通量的关系;
3) 速度差及方差于交通事故关系的分析研究。
当对区间速度作为实态调查时,粗上诉目的外,还常用于交通路网分配和分析经济效益等方面。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调查地点与时间的选择
调查地点与调查时间均应根据调查目的进行选择。 调查地点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 一般速度调查适应选择视野条件好的道路直线段,并选择在无特殊交通标
志,无交通信号、无交通站台和不受道路交叉的影响的道路区间部分。 2) 当为确定信号控制而调查车速时调查地点应选择在控制对象范围内,并选
择不受其它信号影响的地点。
3) 当为判断交通措施效果而进行事前、事后调查时,事前事后应选择同一位
置。
4) 对事故多发地点调查时,应调查进入该区时的速度,调查地点应不受其它
因素的影响。
另外,为使调查结果不受调查本身的影响,在选择调查地点是,还应注意测量仪器及观测人员应不吸引驾驶人员的注意,并且不引起惯纵的围观。 2. 调查抽样于样本量的确定
道路上车辆数量大,不能去不观测,时应抽取样本进行观测据以推算车流总体车速。此时为保证退宿那精度,应确定最小样本;
????n????E?n——最小样本量; K——置信水平系数;
2
?——估计样本标准偏差;
E——观测的车速允许误差
三、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
铅笔 表格
秒表 量程精度 0.01s
卷尺 量程:30m 精度1mm
四、实验步骤
1.调查地点与调查时间均应根据调查目的进行选择。
考虑上诉所提到的因素,我们选择在学校南门外的建设东路进行速度的测量。 2.调查抽样于样本量的确定
本次测量我们每组四人,测量了四十是数据。如下表。 3.人工测定法
(1)调查前:确定调查时间(11月26日14:30)调查地点(建大南门外建设东
路)设计调查表格准备设备。
(2)调查:每4人一组用卷尺量取20米的路段共测30个数据,路段两端各2人,1人计时1人填表计时的2人将秒表调对一致。车辆通过终点断面时计时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讨论调查地点存在的交通问题及人工测量法的不足。
日期:2009年11月26日 时间:14:30-15:30 地点:建设东路 天气:阴 测定区间长:20m 起始时间 3.18 30.65 8.27 28.83 2.54 17.23 35.82 53.51 49.13 38.76 到达时间 6.82 33.72 11.94 31.30 5.60 20.53 38.76 57.41 52.32 41.78 时间间隔(s) 3.64 3.07 3.67 2.47 3.06 3.30 2.94 3.90 3.19 3.02 速度(Km/h) 19.8 23.4 19.4 29.2 23.4 22.0 24.5 18.4 22.7 23.8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 计算平均速度及方差并计算个人所测样本的时间平均车速于区间车速计算车头
时局,车头间距及交通密度。 根据下表求得
平均车速???vi?14in=
均方差??1?K212???vf?vf= ?iii??n?i?i?1n?1n时间平均车速?t??vi?
ni?1区间平均车速?s?St=
i已知Q? ht?3600/Q? hd?(?s/3.6)?ht?
K?Q/?s?
2、 绘制速度频率分布图,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及对应调查地点5%,
50%,80%位车速。 1) 频率分布表 速度范围(Km/h) 大于 小于 17.5 20.5 20.5 23.5 23.5 26.5 19 22 25 3 4 2 30 40 20 30 70 90 中位速度 (Km/h) 观测次数 观测频率(%) 累积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