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实数-3、0、5、3中,最小的实数是( ) A.-3
B.0
C.5
D.3
2.若代数式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为是( ) A.x≥-2 A.a(a-2) A.3
B.x>-2 B.a(a+2) B.8
C.x≥2
D.x≤2 D.a(2-a) D.17
D.4x6÷2x2=2x3
3.把a2-2a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C.a(a2-2) C.12
4.一组数据3、8、12、17、40的中位数为( )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x2-4x2=-2
B.3x+x=3x2
C.3x·x=3x2
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则点C的坐标为( ) A.(2,1) B.(2,0) C.(3,3) D.(3,1)
7.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 )
1,在38.下面的折线图描述了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00气温最低 9.在反比例函数y?范围是( ) A.m>
B.6:00气温为24℃
C.14:00气温最高 D.气温是30℃的为16:00
1?3m图象上有两点A(x1,y1)、B(x2,y2),x1<0<y1,y1<y2,则m的取值x1 31 31 31 3 B.m< C.m≥ D.m≤
10.如图,△ABC、△EFG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D是边BC、EF的中点,直线AG、FC相交于点M.当△EFG绕点D旋转时,线段BM长的最小值是( ) A.2?3 B.3?1 C.2 D.3?1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1.计算:-10+(+6)=_________
12.中国的领水面积约为370 000 km2,将数37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 13.一组数据2、3、6、8、11的平均数是_________
14.如图所示,购买一种苹果,所付款金额y(元)与购买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图象由线段
OA和射线AB组成,则一次购买3千克这种苹果比分三次每次购买1千克这种苹果可节省__元 15.定义运算“*”,规定x*y=ax2+by,其中a、b为常数,且1*2=5,2*1=6,则2*3=_________ 16.如图,∠AOB=30°,点M、N分别在边OA、OB上,且OM=1,ON=3,点P、Q分别在边OB、OA上,则MP+PQ+QN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本题8分)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1,4)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求关于x的不等式kx+3≤6的解集
18.(本题8分)如图,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BC=EF,AC⊥BC于点C,DF⊥EF于点F,AC=DF
求证:(1) △ABC≌△DEF (2) AB∥DE
19.(本题8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 (1) 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直接写出“摸出的小球标号是3”的概率
(2) 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直接写出下列结果: ① 两次取出的小球一个标号是1,另一个标号是2的概率
② 第一次取出标号是1的小球且第二次取出标号是2的小球的概率
20.(本题8分),如图,已知点A(-4,2)、B(-1,-2),□ABCD的对角线交于坐标原点O (1) 请直接写出点C、D的坐标
(2) 写出从线段AB到线段CD的变换过程 (3) 直接写出□ABCD的面积
21.(本题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ABT=45°,AT=AB (1) 求证:AT是⊙O的切线
(2) 连接OT交⊙O于点C,连接AC,求tan∠TAC的值
22.(本题8分)已知锐角△ABC中,边BC长为12,高AD长为8
(1) 如图,矩形EFGH的边GH在BC边上,其余两个顶点E、F分别在AB、AC边上,EF交AD于点K
EF的值 AK② 设EH=x,矩形EFGH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
① 求
(2) 若ABAC,正方形PQMN的两个顶点在△ABC一边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ABC的另两边上,直接写出正方形PQMN的边长
23.(本题10分)如图,△ABC中,点E、P在边AB上,且AE=BP,过点E、P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C于点F、Q.记△AEF的面积为S1,四边形EFQP的面积为S2,四边形PQCB的面积为S3
(1) 求证:EF+PQ=BC (2) 若S1+S3=S2,求
PE的值 AEPE的值 AE(3) 若S3-S1=S2,直接写出
24.(本题12分)已知抛物线y=x2+c与x轴交于A(-1,0),B两点,交y轴于点C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点E(m,n)是第二象限内一点,过点E作EF⊥x轴交抛物线于点F,过点F作FG⊥y轴于点G,连接CE、CF,若∠CEF=∠CFG,求n的值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利用图1完成你的
探究)
(3) 如图2,点P是线段OB上一动点(不包括点O、B),PM⊥x轴交抛物线于点M,∠OBQ=∠OMP,BQ交直线PM于点Q,设点P的横坐标为t,求△PBQ的周长
2015武汉市数学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A 【解析】有理数中,负数小于0,零小于正数,所以最小的是-3.
备考指导: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①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②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2.C 【解析】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故x-2≥0,x大于等于2. 备考指导: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表达式是整式时,可取全体实数;
(2)当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3.A 【解析】考查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原式=a(a-2).
备考指导: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若有公因式,先提公因式;然后再考虑用公式法或其它方法分解;直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4.C 【解析】本题共5个数据,已经从小到大排列好,第3个数据12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备考指导: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即为中间的一个,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5.C 【解析】 本题考查整式的基本运算,对选项进行逐项分析 选项 逐项分析 正误 A 2x2-4x2=-2x2≠-2 × B 3x+x=4x≠3 x2 × C 3x·x=3 x2 √ D 4x6÷2x2=2x4≠2x3 ×
备考指导:整式加减,实质是合并同类项,只把系数相加减,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整式乘法,系数相乘作为积的系数,相同的字母按照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相乘,单独的字母(式)作为积的一个因式;整式相除,系数相除作为商的系数,相同的字母按照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相除,被除式中单独的字母(式)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6.A 【解析】∵线段CD和线段AB关于原点位似,∴△ODC∽△OBA,∴即
ODCD1??,OBAB3ODCD1??,∴CD=1,OD=2,∴C(2,1). 633xy1??,∴x=2,633一题多解—最优解:设C(x,y),∵线段CD和线段AB关于原点位似,∴
y=1,∴C(2,1). 备考指导:每对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相交于一点的相似图形叫做位似图形.位似图形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比等于位似比(相似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图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比等于相似比.
7.B 【解析】圆柱的主视图是长方形,长方体的主视图是长方形,因此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两个长方形组成,下面长方形的长大于上面长方形的长,且上面长方形位于下面长方形的中间,所以选择B.
备考指导:确定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首先确定每一个组成部分的三视图,再按照几何体组合方式确定各个组成部分的排放位置. 8.D 【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最低点对应点时间是4:00时,即4:00时温度最低,故A正确;6:00对应的温度为24℃,故B正确;图形最高点对应14:00时,即14:00时温度最高,故C正确;气温是30℃时对应两个时间12:00时和16时,故D错误.
备考指导:解决此类问题的时,要注意结合函数图像和题意弄清横轴、纵轴的实际意义,以及图像上特殊点的实际意义.此类问题一般的解答方式是根据一个坐标找到对应图像上的点,再确定这个点的另一个坐标;图像的最高(低)点对应函数最大(小)值.
9.D 【解析】x1<0<x2时,y1<y2,说明反比例函数图像位于一三象限,故1-3m>0,所以m≤
1. 3易错警示:对于x1<0<x2时,y1<y2,部分同学容易误认为y随x增大而增大,故错误得出1-3m<0.考虑反比例函数增减性要在同一个分支上,x1<0<x2说明点A、B不在同一个分支上,故不能利用增减性来解答. 备考指导:①反比例函数y?k(k为常数,且k?0)的图像是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x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
k<0时,
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②两个点若在双曲线同一分支上,则两点纵坐标符号相同,横坐标符号相同,两个点若不在双曲线同一分支上,则两点纵坐标符号相反,横坐标符号相反.
10.D 【解析】先考虑让△EFG和△BCA重合,然后把△EFG绕点D顺时针旋转,
连结AG、DG,根据旋转角相等,旋转前后的对应线段相等,容易发现∠ADG=∠FDC,DA=DG,DF=DC,故∠DFC=∠DCF=∠DAG=∠DGA.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知∠FDG=90°,所以∠DFG+∠DGF=90°,即∠DFC+∠CFG+∠DGF=90°. 所以∠AMC=∠MGF+∠CFG=∠AGD+∠DGF+∠CFG=∠DFC +∠DGF+∠CFG =90°.故点M始终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作出该圆,设圆心为O,连结BO与⊙O相交于点P,线段BP的长即为线段BM长的最小值.BP=AO-OP=3-1,故选D.
【难点突破】本题发现点M始终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考虑让△EFG和△BCA重合,然后把△EFG绕点D顺时针旋转,借助旋转的性质找出解题思路是分析有关旋转问题的重要方法.
二、填空题
11.-4 【解析】-10+(+6)=-(10-6)=-4.
备考指导: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12.3.7×105 【解析】∵370 000的整数数位有6位,∴a=3.7,n=6-1=5,即370 000=3.7×105.
备考指导: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就是把一个数写成a×10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其方法是(1)确定a,a是只有一位整数的数;(2)确定n,当原数的绝对值≥10时, 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为负整数,n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含整数位数上的零).
n13.6 【解析】
2?3?6?8?11?6.
5?备考指导:平均数计算公式为算术平均数:x1,x2…xn的平均数 x=
1(x1+x2+ x3…xn). n14.2【解析】当每次买苹果少于2千克时,每千克20÷2=10元/千克,故3千克分三次且每次买1千克时需10×3=30元;设AB表达式为y=kx+b,把(2,20)、(36,4)代入上式
?20?2k?b,解得k=8,b=4,所以y=8x+4,当x=3时,y=28,故可节省30-28=2元. ?36?4k?b?备考指导:分段函数要注意自变量适用范围,要确定好函数图象的“拐点”,确定函数值一定要分清需要根据哪一段函数图象来解答.根据图象提供已知点的坐标确定每段图像的表达式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
?a?2b?5?a?122
15. 10【解析】由题意知,?,所以?,所以x※y=x+2y,所以2※3=2+2
?4a?b?6?b?2×3=10.
新定义翻译:新定义的实质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确定常数值,最后转化为求代数式的值.本题以新定义的形式出现,使简单问题新颖化,能很好的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1111
16.10【解析】作M关于ON对称点M,点N关于OA的对称点N,连接MN分别交OA、
ON于Q,P,此时MP+PQ+NQ的值最小.由对称性质知,MP=MP,NQ=NQ,所以MP+PQ+NQ= MN.
11111111
连接ON、OM,则∠MOP=∠POM=∠NOM=30°,所以∠NOM=90°.又ON=ON=3,OM =OM=1,
11
所以MN=OM1?ON1=10.
1111
【指点迷津】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一般都是将几条线段转化为同一条线段长度,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说明.一般是通过做对称点转化到同一条线段上,根据勾股定理计算最小值. 三、解答题
17.【思路分析】(1)把(1,4)代入y=kx+3可确定表达式;(2)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可确定不等式解集. 解:(1)把(1,4)代入y=kx+3得, 4=k+3 K=1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 (2) kx+3≤6
X+3≤6 ∴x≤3.
备考指导:(1)确定函数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将已知点坐标代入表达式解出常数即可;(2)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注意在不等式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不为的0的数,需考虑正负对不等号方向的影响. 18.【思路分析】由AC⊥BC,DF⊥EF,知∠ACB=∠DFE,结合AC=DF, BC=EF可说明△ABC≌△DEF;(2)△ABC≌△DEF,故∠ACB=∠DFE,所以AB∥DE. 证明:(1)∵AC⊥BC,DF⊥EF, ∴∠ACB=∠DFE,
∵AC=DF, BC=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