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思政课改革方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仅供个人参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以及《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宣部、教育部印刷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教育部印刷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等文件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发挥思政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一、思政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努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基本原则:

1.坚持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理论知识、重难点内容讲授到位,不忽略基础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

2.坚持系统讲授、专题深化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堂”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确保“管用”、“实效”。

3.坚持思政课主导教育与主体教育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有效调动大学生作为思政教育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方法手段,鼓励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

4.坚持理论播洒与实践体悟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学,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二、思政课改革的基本思路

主要从三个方面厘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核 (一)网络慕课、生本教学----实施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

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标,根据“基本”、“管用”的原则,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对相关教材中出现的重复内容章节进行“合并重复、增添有用”,精心厘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块。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打破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格局,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活动课堂教学模式。

(二)贴紧跟进、学思学行----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特质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为理想和信念,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思政课从“知识教育”向“知行合一”的行动教学转变,思政课改革要贴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基本素养的要求,跟进学院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各环节,融入学生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行”,实现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促进成才的思政课教学目标。

(三)时空延展、追踪考核----巩固课程的教育教学成效

我院思政课考核将改革打破一纸闭卷的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动态过程考核。除了在校期间的课内与课外考核,也利用寒暑假,有效延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并通过建立“全程动态”考核体系,将思政课考核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多维度地设立考核学生思政课课业成绩的立面,联手多方教育管理力量(如党团组织、系部辅导员、校园管理人员等),实施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素质状况的评价考核。变思政课单一静态的试卷考核为多元动态的全面考核,努力解决成绩评定与学生日常表现相脱节的状况,实现思政课考核与学生思想品德考评的有机结合。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三、思政课改革实施计划及安排 (一)课程设置安排

思政课必修课一共有五门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由我院素质拓展中心承担。因此属于我院基础教学部承担开设的思政课必修课程有四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四门课程目前具体授课时间和学时分配安排如下:

表1:当前课程授课时间及学时分配

课程名称 课程学期 网络 课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表2:课改后计划思政课学时分配

课程名称 课程学期 网络 课堂 课时 学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一下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二)教学形式改革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课堂 总学学时 时 8 8 16 32 32 64 大一下学期 大二上学期 24 24 大二(下)和大三(上)48 两学期 大一、大二两学年 16 2 /4 26/28 实践 学时 12 12 总学时 20 20 12 12 大二上学期 大二下、大三上 40 24 12 大一、大二 20 2 至4 12 仅供个人参考

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成“网络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1、 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具体知识点的普及,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1)帮助学生自学教材的名师教学视频; (2)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章节习题训练; (3)网络平台考试。

建立网上“讨论版”和课堂互动教学体系。我们在网上设计出让学生有较大发挥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小班讨论

2、 课堂教学

将“以学定教”引入思政课教学:理论导读和问题解析。TBL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是“提出目标---定向自学---课堂检测----提出问题----重点解析”,使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为主动建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理论导读---大班教学

划分模块实施大班课堂教学(每门课程开展两到三次大班课程) 认真研究教材,划分教学单元,如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划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大模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按照时间的维度划分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专职教师根据研究方向重点划分选择2-3个模块开展教学,实施大班集体授课2到3次。

(2)问题解析---小班讨论课堂教学(每班人数控制在45人左右) 建立网上“讨论版”和课堂互动教学体系。我们在网上设计出让学生有较大发挥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班讨论。

活动课堂主要采取:小组讨论、演讲比赛,小组辩论赛,案例分析、抽签即 兴讨论、“一站到底”知识竞答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3、实践教学

由于我校思政课目前实践课这一项仍是空白,所以特制定以下相关实践课程。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整合四门思政课实践学时,统一设计实践教学主题和实践形式,初步开展校园主题教育、暑期社会实践,读书活动实践报告具体计划及安排见表3。(实践活动的内容会根据实际活动进行相关主题变化)

表3:“学思学行”教学计划

形式 内容 分别以“勤”、“慎”、“诚”、“爱”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以“立校园主题教育 志”“诚信”“创新”将校训付诸于实践,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弘扬校园文化软实力。综合采用专家讲座、主题演讲辩论、观看视频资料、文艺活动、技能展演等多种形式。 暑期社会实践 思政部每年5月公布选题范围,学生自行选择实践题目和形式。 采取团队集中和个人分散两种形式,团队实践实行项目化管理。 13学时 13学时 学时 实施 思政教研室和学生处各系(部)辅导员根一年级和据每学期主题,二年级开结合本系(部)展主题活专业特点,细化动月 并撰写活动方案。 基础部和学生处组织,思政部一年级暑负责选题、指导期 和培训。 思政部列出书一年级和时间 读书采取“读书+报告”的形式,每位活动学生精读2至三本经典马原著作,10学时 目,学生选择阅二年级开实践 递交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报告。

此部分作为思政课考察实行单独学分制,大一大二两年全部按照要求完成实践活动可获得3学分。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读。 展

思政课改革方案

仅供个人参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以及《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宣部、教育部印刷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教育部印刷的《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evhe6dwiy5zpak1cslt1is53085cn00i9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